仲景中医药六味地黄丸,这些年你到底干

六味是指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六种药材组方名谓“六味地黄丸”。

因为六味药三补三泻,能帮助肝、脾、肾恢复正常运转,千百年来六味地黄丸帮助很多肾阴虚的病人恢复健康。

然而现代一些人对六味地黄丸的使用却走入了误区。

打开百度搜“六味地黄丸”,相关搜索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就是“补肾壮阳”,有一条居然是“伟哥的功效与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你这些年到底干了些什么?

六味地黄丸也很委屈

大名鼎鼎的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肾气丸”(也有人叫金匮肾气丸、八味肾气丸)就是我的前身。

宋代著名儿科大夫钱乙对我有再造之恩。他将“八味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两味药,治愈了很多儿科疾病。

至今江湖上仍流传着钱乙先生当时用我治病的传说:

当时太子得了失语证,众太医束手无策。而钱乙却独辟蹊径认为:牙不紧则口不语,故用此方补肾固齿。太子服药后很快痊愈。

其他太医不服前来质问:“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肾气丸应有八味药,你这方子少了两味,是忘了吧?”

钱乙先生一笑:“没有忘。张仲景这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桂枝、附子两味助火的药,免得孩子吃了太过燥热而流鼻血”。

后来钱乙先生将此方载入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中,我的大名“六味地黄丸”开始在中医药史上闪亮登场。

阴虚阳虚大不同,需辨证否则越吃越虚

六味地黄丸古时主治小儿肾阴不足所致的发育迟缓,头发稀少枯黄,囟门久不闭合,筋骨痿软,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症;对成年人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也有不错的疗效。

或许就是六味地黄丸有着调理肾阴虚的突出作用,而被冠以“补肾”的美名。而肾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又总是和生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于是,“补肾壮阳”成了人们心照不宣给六味地黄丸贴上的标签

这里需要厘清一个概念:肾阴虚与阳虚大不相同,肾阴虚的人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而肾阳虚的人乱吃六味地黄丸,可是会越补越虚。

肾阴虚和肾阳虚怎么区分?

最好的办法是去找身边靠谱的中医来鉴别,要找真正会望闻问切的那种,光靠西医化验单来开中药的可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医哦。

如果对中医有兴趣,可以自己学着从以下方面来鉴别:

看舌头:舌质红舌苔薄就有可能是阴虚。(反之如果舌质白很可能是阳虚,舌苔厚说明体内有痰湿,都不能用六味地黄丸)。

看脉搏:这是个技术活,要点在于“细数”二字。就是脉象既细,跳动又快。

看症状:肾阴虚的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盗汗自汗、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等,对照看看,你中招了没?

哪些人吃六味地黄丸好?

好药也要好医生用好,医院副主任医师吕沛宛为大家详细讲解六味地黄丸哪些人群最适合用:

第一类:发育不足容易感冒的儿童

六味地黄丸本是儿科专用,主要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和后天调养不当引起的疾患。先天不足常常导致小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症,即站立迟、行走吃、齿迟、发迟、话迟;还有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

这样的孩子除了发育不足外,还表现为多动闹腾、一刻不闲,毛发稀疏,由于手脚心热,喜欢赤脚,生长矮小,纳食差似乎还精力旺,睡眠少,喜食冷食,但食冷食后又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饮食更少,易反复感冒。对于这种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填精,可以促进机体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建议在大夫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第二类:经常熬夜、用脑过度的年轻人

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人的作息则恰恰相反,夜里熬到一两点钟,早晨睡懒觉。

中医认为,夜属阴。如果夜里不休息,一直在活动,那么消耗的就是阴气。久而久之,对身体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用脑过度是现代人的通病,繁忙的工作且不说了,光手机里繁杂的信息、资讯,朋友圈里纷至沓来的各种互动,让人目不暇接,大脑哪有一刻空闲、休息?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大脑与肾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过度用脑,难免会有耳鸣、疲惫无力、头晕、腰腿无力等情况。

如果是这类人群,再加上准确的肾阴虚诊断指征,就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调理。

第三类:腰膝酸软、虚乏无力的中老年人

医师在临床上常给腰膝酸软、虚乏无力的中老年人开六味地黄丸和补中益气丸的组合,一般服用3~6个月都能见到疗效。

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补中益气丸补脾胃。两者一个补先天一个补后天,先天的肾气强大,后天的脾胃功能好,整个人基本上就不怎么有病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睡眠好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去哪家最好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cc/2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