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电视上、网络上看病用药、保健养生的信息“铺天盖地”,有时候身体不适,便上网查查有什么相似的症状,看看网上医生开了什么药,自己去药店买药。还有人更是把药品看成补品,天天“药不离口”。其实,许多时候网络上、电视中的用药方法并不正确。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某些错误的用药方法。
误区1:胃痛不是大毛病,消炎痛就管用
医院消化科教授陆玮:消炎痛不但不能止胃痛,还可能对胃肠道造成损害。消炎痛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药,它的解热镇痛作用主要是针对骨、关节、软组织的疼痛,并不适合缓解胃肠道的疼痛。因为它能抑制胃肠道黏膜合成前列腺素,使前列腺素的含量降低,轻则引起黏膜炎症,重则引起溃疡(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和穿孔。因此,胃痛时不妨试用一些解除胃肠道痉挛的药物,如山莨菪碱(-2)、普鲁本辛等。
误区2:镇痛药治头痛,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医院主任药师张石革: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病因,长期大量使用还会带来危害。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对人体是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长期服用镇痛药可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成瘾);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特别是解热镇痛药容易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长期服用镇痛药会使人体的凝血系统紊乱,使出血时间延长,诱发消化道、皮肤等部位出血。一般,使用镇痛药剂量越大,危险也越大。
误区3:钙片与牛奶同时服用,吸收更容易
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将两者同时服用,可造成钙质的极大浪费。牛奶是一种钙质丰富且吸收良好的食物,每毫升牛奶中含有钙质约毫克,单纯喝牛奶时钙吸收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了,将钙制剂与牛奶同服则可能造成钙质浪费。因为当钙质摄入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再增加钙的摄入则可能导致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下降。另外,钙制剂与牛奶混合后,可能形成絮状沉淀,影响牛奶的感官性状。
误区4.维生素E是营养药,长期服用更有益
第二医院营养科教授蔡东联: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E的老年人更容易中毒。服用维生素E过量后,容易出现下列不良反应:每日服用维生素E毫克以上,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每日服用维生素E毫克以上,会发生头痛、眩晕、恶心、视力模糊以及月经过多或闭经;每日服用维生素E毫克以上并连续使用3周后,可使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等疾病病情加重;每日服用维生素E~00毫克时,会发生生殖功能障碍。
误区5:六味地黄丸补肾壮阳,肾虚者可以长期吃
上海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丁佳频、上海中医院中医科李平:六味地黄丸并不是所有肾虚者都可以服用的保健药。六味地黄丸的适应证仅是肾阴虚,用药重点也是以滋补肾阴为主。有些症状,如腰膝酸软、肢冷畏寒、夜尿频数、不孕不育等,可能是肾阳虚的表现,用六味地黄丸是不适宜的。而将六味地黄丸用于肾气虚的患者,则会产生大便稀薄、腹痛、食欲不振、胃脘不适、舌苔厚腻等现象,身体不仅得不到滋养,反而适得其反。
误区6:维生素C可以增强抵抗力,补充越多越好
医院药剂科郁韫超:维生素C是药品,超剂量服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有些人认为,维生素C多多益善。其实,维生素C同其他药物一样,过量也会引起中毒。患者中毒后可出现反酸、胃部不适、头晕、腹痛、尿频等症状。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出现泌尿系统结石、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使主动脉血管壁变厚,加速动脉硬化,儿童易致软骨病。猛然停药,容易出现坏血病症状,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还易发生过敏等。
误区7:手足癣很难治愈,长期治疗会引起其他疾病
上海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咏梅:坚持药物治疗,手足癣是可以治愈的,并不会引起其他疾病。虽然手足癣的治疗远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特别是手癣治疗更为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治疗手足癣4~8周,并注意避免家庭、公共场所接触传染,手、足癣还是可以治愈的。至于“患足癣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治好脚癣要生大病”等不科学观点,必须坚决杜绝。建议:患者正确使用治手足癣外用药物,及早用药,及早促进疾病愈合。
误区8:几种感冒药一起吃,感冒好得更快
医院呼吸内科教授白春学: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感冒并不会好得更快,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治疗感冒的药物都属于复方制剂。复方制剂由一种或几种药物组合而成,内含多种成分,可以相互配伍,以减轻不良反应。只是药物所含比例不同,治疗作用不同,能有效控制的症状也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在治疗感冒时,选用一种治感冒药物即可,而没有必要几种药物一起服用。因为这样服药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还会增加治疗费用。
误区9: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高级补品,可以增强体质
医院教授缪晓辉、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白蛋白可在人体肝脏合成,是体内的营养成分,但不是营养品。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不能完全避免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人血白蛋白还具有高渗作用,过量注射可造成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另外,大剂量输注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经人体分解后,重新组合成蛋白质的再利用率相当低,不仅不增强体质,反而会转变成脂肪,引起肥胖。人血白蛋白中的微量内毒素还会引起血压下降、休克等循环紊乱。
误区10: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心、脑疾病发生
医院老年心内科教授李小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是毫克。我国有一半患者在使用每天小于75毫克的无效剂量。即使北京、医院的门诊(年),仍有超过20%的患者在使用每天20或25毫克的过低无效剂量。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小剂量”阿司匹林指每天75~毫克,而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每天(75~)毫克。每天~毫克主要在急性期使用。
往期文章回复:“糖人”的“花样吃法”
回复:孩子的“小”感冒,家长的“大”立场
回复:街头小吃的“可怕”传言
回复:“中风”那些事儿
回复:你会“睡”吗?
回复:榴莲+酒=砒霜?你还要被骗多久!
1.分享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