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对无医学常识的老百姓起严重误导作用。如双黄连口服液,只能治疗一小部分的风热感冒,看看它的广告出现的问题。三精牌的广告之一是“打喷嚏、流鼻涕、发冷无力、头痛发热,快用三精牌双黄连”,前面的症状描述全是风寒感冒甚至有气虚的表现,用双黄连能有效吗?广告之二是“常备三精双黄连,流感季节别感冒”,事实上双黄连丝毫不起预防流感的作用。广告之三是“四季常备三精双黄连,轻松应对家人感冒”,感冒按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阳虚感冒、阴虚感冒,还有怀孕期、哺乳期等特殊人群,加上即使是同一感冒类型的不同兼症,一个双黄连显然不能应对所有的感冒,广告诱骗大家四季常备,有图财害命之嫌。
年,中成药改名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多数人反对改名。笔者赞成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等保持原药名,建议北京同仁堂生产的“金匮肾气丸”抓紧时间改名。中成药问题多多,涉及药企、广告、零售药店、中医、西医,林林总总,要想彻底解决,仅仅改名是远远不够的。
年1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接着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关于中成药改名这一热题,许多代表委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中成药改名,笔者举双手赞成,第一个建议改名的就是以北京同仁堂生产的“金匮肾气丸”。凡读过《金匮要略》的中医界同仁,都知道“肾气丸”在《金匮要略》(包括附方)中凡五见,或叫崔氏八味丸,或叫八味肾气丸,或叫肾气丸,药物组成与剂量完全统一,大家习惯叫“金匮肾气丸”。而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比真正的“金匮肾气丸”多了车前子、牛膝二味药,显然是《严氏济生方》上的方子。所以为了正本清源,建议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改名为“济生肾气丸”为妥,而且在说明书上必须注明地黄是生地黄还是熟地黄,牛膝是川牛膝还是怀牛膝。
但是,仅仅改名仍无法解决有关中成药的所有问题,因为中成药的问题太多了。
一、中医应用中成药的出现的问题第一,现代的中成药,中医不敢用。中医一般选用的是古代名方所做的成药,如归脾丸、鳖甲煎丸、逍遥丸、四神丸、五子衍宗丸之类,这些药由于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临床运用史,医生对这类中成药很熟悉,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成都中医药大学宋兴教授针对那些不愿意吃汤药的病人,有时会用几种中成药处方,按说明书上的用量的或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不等。如笔者在成都读书期间,因两手心汗出如水,找宋教授诊治过,他为我开了汤药,还建议我按照1/2的补中益气丸+1/4的藿香正气丸+1/8的附子理中丸的比例长期服用,这一做法值得借鉴。而现代的中成药则绝不敢使用,原因一是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现代中成药的组成只公开一部分,并且这类中成药成千上万,医生多不熟悉;二是现代的中成药多是按病而非按证组方,经动物实验后上市的,这显然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二个问题是,即使是古方所做成的中成药,由于说明书“适应病症”只列出了最常见的,很容易产生医疗纠纷。如六味地黄丸,说明书上写适应病症为“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再加上“治肾亏,不含糖,三百年九芝堂”的电视广告狂轰滥炸,让普通老百姓都已经认可六味地黄丸是治疗男科病的专用药,如果某医生给先天禀赋不足的小儿用了,如果沟通不到位,很容易让病人产生“这个医生不靠谱,给我娃娃瞎开壮阳的药”的想法,并可能到卫生部门举报医生。不过六味地黄丸还好说,毕竟还有《小儿药证直诀》可做证明。
再如桂枝茯苓丸、乌鸡白凤丸、丹栀逍遥丸等中成药,在药店里都放在妇科药专柜,好多女性也经常服用。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临床常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下焦气滞血瘀、脉络痹阻而见瘀结、肿胀、疼痛的男科病证,如前列腺增生症、阴茎硬结症痰瘀阻络疼痛者。面对没有医学知识的老百姓,医生很难解释清楚治疗男科病为什么要用“妇科药”。这些方子经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不断总结,已经扩展了应用范围,是中医异病同治的结果。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中医索性改用汤剂,而且可以根据病情灵活化裁与调整剂量。
由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客观存在,真正的中医临床上很少用中成药。
二、西医应用中成药的出现的问题年全国两会上有委员指出,目前70%的中成药处方出自西医。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提出,医院不仅要设立中医科,还应加强西医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学习。他说,西医开中成药,一定要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讲求辨证施治,否则不仅难保证疗效,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西医学习一些中医药基础知识,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让广大患者受益,以确保中成药疗效和用药安全。为此,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将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是说明主管部门开始承认并重视滥用中成药的现象;二是提出了解决方法。但因为只是“指导”,所以并不能真正起到规范西医用中成药的目的。
有相当大比例的西医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医学层面,于是只通过阅读说明书,选用相关中成药对症治疗,或很少顾及寒热温凉,或把组成成分相似的合用,或将只宜暂时用的而长久服用,如十多年前轰动全社会的龙胆泻肝丸事件,就是因西医不辨证而让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导致肾衰竭而造成的。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当今全中国几乎没有西医不用中成药的。滥用中成药的问题,甚至比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有过之而不及。西医滥用中成药,遭殃的却是中医,加剧了老百姓对中医的不信任。
三、有关中成药的其他问题几乎每个省都把建设中医药强省写入政府报告,把中医药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重心不在医,而在药,因为药能快速拉动GDP的增长。因此,全国各地纷纷上马中成药产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供远远大于求。
中国的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药企几无研发能力,大笔的钱不是投在科研上而是投在广告上,中成药的药企亦不例外,而且其广告对无医学常识的老百姓起严重误导作用。如双黄连口服液,只能治疗一小部分的风热感冒,看看它的广告出现的问题。三精牌的广告之一是“打喷嚏、流鼻涕、发冷无力、头痛发热,快用三精牌双黄连”,前面的症状描述全是风寒感冒甚至有气虚的表现,用双黄连能有效吗?广告之二是“常备三精双黄连,流感季节别感冒”,事实上双黄连丝毫不起预防流感的作用。广告之三是“四季常备三精双黄连,轻松应对家人感冒”,感冒按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阳虚感冒、阴虚感冒,还有怀孕期、哺乳期等特殊人群,加上即使是同一感冒类型的不同兼症,一个双黄连显然不能应对所有的感冒,广告诱骗大家四季常备,有图财害命之嫌。
再举一例,三九胃泰胶囊,说明书上记载功效是“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消炎止痛,理气健脾”,一个“清热”的药如何能让人“胃暖暖的,舒服!”?
含西药成分的所谓中成药更让人诟病,或成重大用药隐患。这类药有的在广告中宣传是纯中药制剂,有的虽注明所含西药成分,却没注明西药的含量,有的并未在说明书中注明所含西药的不良反应。由于中药、西药的理论不同,加上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不明,中西药联用可能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影响药效。所以,中西药最好分开服用,避免因配伍不当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上游药企生产多了,下游的零售药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城市小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零售药店也是各显神通,玩各种促销活动。如六味地黄丸买五送一,中国人大都喜欢占这种便宜,假如吃两盒就痊愈了,拿回六盒岂不是浪费?一些药店的销售人员无医药学背景,经过短时间的培训上岗,有时候甚至充当了医生的角色。
一些人患病症状较轻,医院排队,二怕医生小病大治乱开检查开大处方,尤其是广大低收入者,往往就近选择去药店买点药了事。因为自己也不知吃啥药合适,药店的销售人员只通过简单“问诊”也能给患者“开方”,由于中药副作用小的认识已深入人心,所以中成药是他们最常向患者建议的。药店为了多盈利,经常会蛊惑患者多买几种中成药配着吃。
笔者就有亲身经历,外公曾因前列腺增生而夜尿次数多,笔者去药店买金匮肾气丸(就是这次买药,笔者发现所谓的“金匮肾气丸”实际上是“济生肾气丸”),却被告知合用归脾丸效果更好,若不是笔者的专业背景,可能也就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她的建议。
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早在年就曾明言“今日的中成药已成覆水之舟”,有关中成药的问题多多,仅改名远远不够!中成药很尴尬,说是中药,中医却很少用;说是西药,却戴着“中”的帽子!中医完全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辨证论治,量体裁衣,一人一方:目前中医常用的就是汤剂;如果是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进补的,中医可以开方加工成膏方;对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调理的,中医可以开方加工成丸剂,或水丸,或蜜丸。
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苏合香丸、六神丸以及一些外用的等少数中成药外,原因一是这些中成药中的药物难觅,二是其加工工艺复杂,三是有些是急救用的,其他的中成药有没有对中医几无影响。从中医临床的角度看,激进点可以说,让中成药从地球上消失吧!若为了增加GDP,中成药产业就像烟草行业,弃之不可,管理起来却很难!
国家批准动物免疫抗病毒重点新产品(无毒副作用、无药残)
国内首家液态糖萜素复合制剂生产企业
国家“”计划科技研究成果
《免疫抗病毒新产品研究与创制》
(项目成果编号:AA10A)
铁抗研发背景:病毒性疾病的不断变异与爆发愈演愈烈,国家食品安全及违禁药物的管控使得抗病毒药物处在行业的几乎真空状态,尽管当前市场上声称可以抗病毒的产品有一些,但是几乎都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间接起作用。而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病毒病的感染几乎都表现出临床混合感染症状,高死亡率程度几乎可以给整个养殖场带来灭顶之灾。尽管,各种各样的新型毒株疫苗不断推出,但实际养殖过程中的病毒病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很多;不是减轻了,而是严重了很多。同仁股份山西同仁药业本着“同仁制药”精神,不断筛选比较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最终于年与浙江大学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达成“铁抗”产品联合研制合作协议。该产品在糖萜素的科技成果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合多项最新科研技术,历经大量的实验验证,汇集出72项相关研发成果,为“铁抗”的产品定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自国家“”计划“免疫抗病毒新产品研究与创制”项目成果获得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批准认定后,其成果转化成生产应用的产品的历程一路艰辛,同仁股份山西同仁药业与浙江大学的科研技术团对的优势互补对接成就了铁抗的临床抗病毒可靠疗效。
铁抗也是当前目前国内获得国家批准的最新型抗病毒产品,其明确的作用机理和可靠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前期广大中试场及商品应用场的充分肯定,另外,本品的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违禁成分添加的产品特性使得“铁抗”在当前及以后形势下可以很好填补养殖生产中无合法可靠抗病毒产品的巨大市场空缺。
国家“”计划科研新品----铁抗,填补了当下养殖生产中抗病毒产品的巨大市场空缺.
选好抗病毒产品一个就够了!
用法用量:
1、家禽疫苗免疫当天及后一天,每瓶饮水斤,集中饮用,可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减少病毒病的零星发生。
2、肉鸡15日龄至19日龄、25日龄至29日龄,每瓶饮水斤,集中饮用,预防该阶段过后常发的呼吸道不良反应。
3、消化道病症突出时(无药残治疗方案):在肉鸡、蛋(种)鸡、鸭、鹅、鹌鹑等出现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消化及内脏系统疾病(黄绿稀粪、心包炎、腺肌胃炎、腹膜炎、输卵管炎等)时:每斤水添加铁抗两瓶+同舒一袋+同仁童乐一袋,连用3~5天。
4、呼吸道病症突出时(无药残治疗方案):在肉鸡、蛋(种)鸡、鸭、鹅、鹌鹑等出现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气管炎、喉头出血、气囊炎等)时:每斤水添加铁抗两瓶+同仁常福一袋+仁常福一袋,连用3~5天。
5、特别提示:
A、在治疗混合混合感染出现采食量骤降或者采食量严重低于正常值时,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加上静福,每袋饮水斤,配合集中饮用两天。
B、在治疗混合感染出现肝脏肿大、脾脏坏死、肾脏肿大等相关症状时,夜间用药方案增加一次同喜,每袋饮水斤,集中饮用。
C、若在家禽混合感染重症中后期使用时铁抗时,建议首次量加倍。
名医用好药好药出名医
补充小知识:
治疗家禽感冒,鉴别清楚感冒类型,选对产品才是治疗的关键
中医认为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的病因、症状、治疗原则都不相同。双黄连口服液主要成分中的三种中药,板青颗粒中的两种中药,其药性都偏凉,按照中医上常讲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双黄连口服液、板青颗粒应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而对风寒感冒则不适用。”
中医通过感冒过程中有汗、无汗来区分不同类型。一般来讲,伴随感冒症状同时身体出汗的多为风热感冒;而在感冒过程中无汗的多为风寒感冒,而家禽没有汗腺,也就不可能在感冒过程中有出汗的症状,所以,家禽感染的感冒大多都会最终演变成风寒感冒,表现症状多为精神沉郁、饮水量并不增加、呼噜、拉黄绿稀粪等。
如果出现在家禽风寒感冒时,误用了双黄连口服液、板青颗粒,则会在治疗后期出现加速外感风寒湿邪下移至肺部,使得感冒的病症恶化至肺炎阶段、心肺病阶段、循环障碍阶段伴随的症状就会有全身的炎症即有纤维素性渗出,包心包肝气囊浑浊,更有甚之出现支气管堵塞,肺脏内有干酪样物的病变,整个内脏器官变性,出现心肝脾肺肾整个代谢循环机能障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