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的中成藥銷量極高,人們往往知道這個藥方補腎、可以治療腎虛,但並不清楚它的作用和運用範圍,與其運用方法相反,往往會起到不好的效果甚至會起一些不良反應。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方子,讓大家更清楚地瞭解六味地黃丸。
01
腎為先天之本
在中醫理論中,腎為先天之本。腎虛也是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的,人們往往單純的認為腎虛就是腎陽虛,而沒有考慮到腎陰不足的情況,這種思想的誤區往往會造成很多麻煩。
腎陰虛就是腎水不足,水少則火旺,陰虛則生內熱,表現出來的症狀一般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睡覺的時候出汗、醒來則汗止,手足心熱,男子可以出現遺精早洩,女性可以出現經少經閉等症狀。
腎陽虛則主要是人體失于溫煦,陽虛容易導致外寒,表現為畏寒怕冷,四肢冰涼,腰膝酸軟,精神萎靡不振,肢體出現水腫,大便稀溏,男性可以出現陽痿,女性可以出現白帶清稀,性欲減退,痛經,或者宮寒不孕。
02
補腎原理
對於六味地黃丸來說,它所主要針對的則是腎陰虛的狀況:
“六味地黃益腎肝,茱薯丹澤地苓專。更加知柏成八味,陰虛火旺自可煎。養肝明目加杞菊,滋陰都氣五味先。肺腎兩調金水生,麥冬加入長壽丸。”這是對六味地黃丸及其化裁方子最好的介紹。
該方子選用熟地黃作為最主要的藥物,起到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的效果;用山萸肉補養肝腎、用山藥補益脾陰,也能固精。這三個藥先配伍,成為“三補”,滋腎陰以治本。再通過澤瀉利濕瀉濁,牡丹皮清瀉相火,茯苓淡滲脾濕,成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以治標。
六味相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的量大於瀉藥,所以本方以補為主,同時肝脾腎三陰並補,起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功效。
這個方子起初是宋代的錢乙用於治療小兒腎陰不足的藥物,是一種兒童用藥。後來各個醫家也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進行加減,比如添加知母和黃柏來治療陰虛火旺證,加枸杞和菊花來滋腎陰同時養肝明目,也就是我們所見到的知柏地黃丸和杞菊地黃丸。
溫馨提示
六味地黃丸只適用于腎陰虛的患者,而不適用於腎陽虛,同時脾虛泄瀉、腹瀉者應當慎用。
在西醫理論中,常用於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核、腎結核、甲亢等腎陰虛弱的患者。
本文經衛營中醫醫療中心蔡繕恩醫生審核
已入駐珍禧健康平台
珍禧健康雲平台
珍禧健康雲平台連接澳門線下診所,開發線上診所預約系統,為用户提供專業便捷的醫療服務。
創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專注健康領域發展,主要包括健康產品研發銷售,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健康產業投資,著重於協助政府、企業及個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珍禧健康雲平台已與澳門8家診所達成合作意向,涵蓋中西醫全科及專科。如果線上預約出現問題,可以添加珍禧健康人工客服,揾到你身邊的診所。關注我們,提供更多便捷診所服務。
作者
程天
圖片排版
子竺
校對
Cherry
審核
Hazel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若需轉載,請提前聯係本公衆號
關注公眾號
掃碼關注
我們是你的健康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