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先吃药还是先吃饭rdqu

饭前吃药还是饭后吃药?一个小问题,难倒一堆人。还有些人只知道“空腹吃药不好”,却不知有的药偏偏需要空腹吃。

其实不同的药物,服用的时间不同,所需喝水量不同,甚至服药时的姿势也有讲究。如果服药方式不对,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危险。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石秀锦

首都医科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张征

首都医科医院药事部药师周辰男

先吃饭还是先吃药?

空腹、饭前、饭后、随餐服用,是几个常见的服药时间节点。

掌握这几个吃药时间点,弄清楚服药和吃饭的先后顺序,可以减少药物对胃的伤害,同时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

空腹服用

泻药和补药

空腹服药最直接的好处是避免食物影响药效,利于药物被吸收和发挥作用。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空腹服:

泻药、补益类中药、头孢氨芐、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饭前服

胃动力药

某些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进食后服用会影响其吸收的药物、保护胃黏膜或者促胃肠动力药,建议饭前服。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饭前服:

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抑制胃酸的药物奥美拉唑等。

饭后吃

大部分药

大部分药物都可以在餐后服用,其目的一是为了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二是因为有些药物在餐后服用能够更好地起效。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饭后服:

刺激胃肠道的药(吲哚美辛、硫酸亚铁、苯妥英钠、甲硝唑、阿司匹林、多西环素等)以及脂溶性的药物。

随餐服

部分降糖药和抗真菌药

餐中服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药效,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也有部分是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为随食物同服或饭后即时服用,能大大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以下药物适合随餐服用:

阿卡波糖等降糖药、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卡维他洛)、某些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缓释片)。

10个常见的服药错误

错误1:

把“1日3次”当成“三餐前后”

因为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

错误2:

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

错误3:

干吞药片

一些患者为了省事,在服药时不喝水,而是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代谢后引起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错误4:

将药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如:常见的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加速产生药效,还可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送服。

错误5:

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

3种特殊情况:

以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

以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

以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错误6:

对着瓶口喝糖浆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最佳药效。

错误7:

同时服多种药,发生相互作用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意外怀孕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

甘草片等止咳药,可能影响心脏病药物的疗效。

所以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错误8:

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

错误9:

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

错误10:

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如服止痛药后喝酒可能伤肝。

主管: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承办:浙江省对外传播中心

运营:《浙江行》杂志编辑部

联系我们:zhjiangxing

sohu.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cf/47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