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也要补肾吗

提到补肾,我们总会和年纪大联系在一起。

但是各位家长你们知道吗,补肾最有名的六味地黄丸,在最开始是为儿科设立的方剂。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为儿科鼻祖钱乙所创。

是享誉中外的补肾名方,常用来治疗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肾阴虚症状。

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六味地黄丸最初是一款小儿药,它出自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由“肾气丸”减去两味药而成。

传说,当时幼年太子得了失语证,众太医无法。

出身民间的钱乙认为:牙不紧则口不语,故用此方补肾固齿,不久太子便痊愈了。

许多太医不服,前来讨教: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肾气丸应有八味药,你这方子少了两味,是忘了吧?

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桂枝、附子两味助火的药,免得孩子吃了太过燥热而流鼻血。”

众医听了,顿时心生敬佩,六味地黄丸也得以流传至今。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组成。

古时主治小儿肾阴不足所致的发育迟缓(如出牙迟、站立迟、行走迟),头发稀少枯黄,囟门久不闭合,筋骨痿软,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症。

后逐渐推广成为治疗肾阴虚证的必备良药,并广泛运用于肾阴虚体质人群的养生保健,从而成就其千古名方的美誉。

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儿童的肾虚也是要引起重视的。

千万不要笑,小孩真的也会有肾虚,而且肾虚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中医认为,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

肝、脾的调理方法我们已经讲过了——

年纪小,脾气很大怎么办?

宝宝积食不消化,揉揉大拇指

肾虚怎么办呢?什么样才叫肾虚呢?

容易出汗

频繁尿床

发育迟缓,身高比同龄人低

经常摔倒,腿部力量不足

容易受到惊吓

如果你观察到你家的宝贝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都是在提示可能存在肾虚,一定要抓紧时间调理。

但是宝爸宝妈也不要着急,不要一大堆补药和高营养的食物就给孩子吃,这样对脾胃反而是非常大的负担,吸收不好,更没法儿补了。

小儿推拿就有补肾的方法,不用吃药,效果也很棒。

儿推中的肾经位于小指指腹的中央,补肾经就是从小指指尖推向指跟,推的时候动作要轻揉温和,不能急于求成。

每次推拿十到十五分钟,每天一两次,坚持做下去就能看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能配合上运脾、清肝,就好比我们给土壤除草、犁地、浇水三管齐下,那自然就能事半功倍了。

说了这么多,补肾到底怎么做?看看视频吧~

我们把儿科医生、儿童推拿师应对宝宝小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汇总,请你收藏起来,或许能够对你有帮助。

孩子积食,不思饮食,五色疗法能帮你

宝宝哮喘好不了?你需要把背部的筋结打开

家里娃儿积食咳嗽了、口臭、大便臭、睡觉打滚......怎么办?

新手妈妈如何应对新生儿吐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cf/54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