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里,藏精纳气。膀胱主表,既能气化外卫,也能通行津液。腰为肾之府,寒湿之邪,易袭阴位。故凡腰部寒冷,重浊如冰,必用肾着汤。即白术、茯苓、干姜、甘草,又名腰湿四药。肾主骨,凡腰椎间盘突出者,要考虑从肾论治。故有腰推间盘突出三药,还有一味马钱子善治顽固性骨痹。肾藏精,开窍于耳,肾虚,虚火上亢,会把痰湿往头面带,而肾虚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肝阳上亢,容易发脾气,进而导致痰火上攻,加重耳鸣。所以治耳鸣有三组药,一是龙骨、牡蛎、磁石,二是香附、柴胡、川芎,三是通草、木贼草,我们称之为“耳鸣八药。肾和心,一水一火,心是离卦,肾对应的就是坎卦,离中虚,坎中实。坎卦是两阴夹一阳。所以在用药取象上,要注意阴中求阳,阴阳互济。所以临床上常用附子、龙骨、牡蛎,称为肾三药,来助肾封藏,治疗虚火上炎及腰脚冰凉诸症。肾主藏精,肾精不藏,便会遗精滑精。所以常用白术、炒薏苡仁、芡实来治疗遗精,我们称之为遗精三药。肾主水,尿频尿急,尿不尽,是前列腺出了问题。但治疗前列腺问题却不能只看到前列腺,要看到是谁影响了前列腺的功能,所以常用前列腺三药——白术、冬瓜子、炒意苡仁,从脾中上游来治湿,使得湿浊不下流,下面的湿气又能够利掉那么前列腺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解除。腰湿四药有个长途车司机,腰痛,每年夏天都加重。老师问他,是不是整个腰部觉得很沉?他点头说是。老师又问他,是不是早上起床后加重?他也说是。老师叫他伸出舌头看,舌苔白膩得很。夏天的时候,长期开车,人心烦气躁。每天都要灌上好几瓶冰冻饮料。久而久之为何他这个腰痛,夏天加重,冬天反而轻一些?原来这和他生活习惯分不开。寒湿袭下,就停聚在腰腿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而冬天少吃这些冰冻的东西反倒是减轻了。老师说,因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还得从生活习惯上调整治疗。他说,大夫,你给我开一些补肾的药吧?我吃过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时好时坏。老师说,六味、知柏,你不能吃了,那是阴虚火旺的人吃的。你这是寒湿腰痛,吃了还会加重,胃口也不会好。他点头说,是啊,大夫。好像腰好些时,胃又不怎么好?老师说,我给你开汤药,不用任何一味补肾的,帮你治腰。于是老师就开肾着汤,即腰湿四药。炒白术50克,茯苓40克,干姜30克,炙甘草10克。三剂。病人吃完后,回来复诊说,早上起来腰没那么沉重了,平时也不怎么痛了。老师就叫他再买附子理中丸吃,毕竟经常开车在外,不方便吃汤药。这病人吃完丸药后,腰痛就好了。常言道,腰为肾之府。不用补肾的药,却能够把腰治好,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不是典型的肾虚腰痛,而是寒湿腰痛。老师说,寒湿腰痛,你只要把病机辨明,就用这四味药,绝对有效。怕就怕你辨证不明确,一来就给他用补肾的药,不仅治不好,还给他腰增加负担。我们说,这四味药,看起来都是调脾胃的,确实没有一味药用来治腰?老师说,你们想一下,脾主什么?脾主肌肉,周身的肌肉都归脾所管,不管你是头面部的肌肉,还是腰部的肌肉,只要涉及到肌肉都归脾所主。脾主运化,《黄帝内经》叫:“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周身的水湿都要通过脾来运化。所以这脚气、湿气要治脾,寒湿腰痛要治脾,痰湿咳嗽也要治脾。这是取它土能制水、脾能胜湿之意。这下就通了,难怪老师治疗脸部痤疮,坑坑洼洼的,重用白术,补脾生肌肉。治疗手部湿疹,抓破皮,也重用白术,培土生金,使肉能养皮。治疗寒湿腰痛,更是重用白术,取白术燥湿健脾,湿邪一温化开,腰部的湿邪就减轻了。肾着汤里的鼎法我们再看这肾着汤(腰湿四药)里也有升降。炒白术健脾升清,配伍干姜助其温化健运,茯苓渗湿降浊,炙甘草能守住中焦脾土,调和四维上下,这四味药就代表着三大理法。老师说,白术治疗脾湿不仅不伤正气,还能补脾养脾,而且重用还能够利腰脐间死血。它是补脾祛湿的圣药。而茯苓这味药很有意思,它能够把胃中的水湿,穿过胃黏膜,通过三焦系统淡渗下去。你们会发现,长茯苓的地方,下完雨后,土地很快就干了,因为它这里的水湿往下面渗得很快。所以五皮饮中用茯苓皮可以利水消肿。如果胃中有水湿,单用白术、茯苓还不够,没有干姜,白术升清阳的动力就不够,没有干姜、茯苓,化胃中饮邪的力量就不够。所以你们不要小看这四味简单的药,它们不是可以轻易改动的。我们再看这四味药,从脏腑的特性来看,它也代表着鼎三法。炒白术和干姜能够顺着脾肾温阳气化之性,像给脾胃腰肾间的水土慢慢升起一个太阳来,从里温化,把那湿漉漉的肌肉土壤慢慢蒸腾开来。而炙甘草能够补中益气,相当于养其真的思路,它是国老,能够沟通调和上下左右,也带有补益作用。最后重用茯苓,它能够胜湿下行。为何同样的田地,有些没开沟的雨后湿漉漉就不容易蒸化得干爽,而那些开了沟渠的田地,雨湿就不会泛滥,也很容易蒸得干爽。这茯苓渗湿下行,等于助其沟渠利水之力。岳美中老先生有一个方子叫单味茯苓饮,专门治疗水邪上泛巅顶,脱发掉发。因为这些头发就像田地里头的庄稼,你给它太多的水,它的根就烂掉了,这时通过茯苓渗湿导水下行,水去则发长,好比沟湿排水则庄稼旺。◎腰椎间盘突出三药黄芪、青风藤、黑豆腰椎间盘突出,《黄帝内经》里面有一句话:“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老师说,现今时代因为突然用爆发力伤到腰的比较少,但因为慢性久坐久立引起劳损而出现腰问题的很多。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伤肉则腰肌劳损,伤骨得腰椎间盘突出。学生问,经常看老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痹痛的,老师常选用猪鞭、党参或土鳖虫、乌梢蛇。如果疼痛不明显的,看老师常用黄芪、青风藤、黑豆这三味药,这三味药有什么道理呢?老师说,黄芪、青风藤、黑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不是我的经验,而是我在了丁香园、爱爱医上发现的。我以前治腰椎间盘突出常用比较霸道的药,如马钱子、蜈蚣见效也快。但这类药比较难操控,比较容易出问题,后来就想到要用一些平和常见的药物,能把病治好那才是王道。学生又问,这三味药并没有特别治疗腰的?老师说,治腰要从肾入手,腰为肾之府,所以号脉也要号肾脉,号脚上的太溪脉。太溪脉亢盛,可用黄柏、知母泻相火。太溪脉摸不到是阳微,必用附子、淫羊藿、巴戟天补命门之火。所以治疗腰部疾患,从肾论治就是正道,但又离不开肝、心、脾、肺。这三味药就是通过肾的生克考虑用的。你们看这三味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说,黄芪补气虚,青风藤通络,黑豆利水。这黄芪能升清气,黑豆能降浊水。上下升降分开后,青风藤能把中间经络疏通,凡藤皆能通经络。这个小方子里面用的也是升降的理法。金能生水老师笑着说,这么理解,把升降思路融进去也是可以的。你们还可以从五脏来看,肾主骨,肾虚骨弱,肾强骨坚。腰椎间盘属骨,出现问题后,首先要责之肾虚。中医骨虚不止看到一脏一腑,要看到五脏相关。肾虚,虚则补其母,肾者主水,金能生水,肺属金。这黄芪你们想想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马上明白了,黄芪能补肺中大气。肺气足则金能生水,这是通过补肺来补肾,通过补金来生水啊!老师点头说,是的,你们看地面上干旱了,久不下雨,什么问题?天上出了问题。你要让地下湿润,首先要天上要有云。如果天上无云,地下怎么会有雨水呢?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非常重视黄芪和知母这组药对。张锡纯说,黄芪和知母相配,有云行雨施之妙。你们回去再把那段话读一下,对黄芪的体悟会更深。学生点头,又问道,黑豆这味药,老师这里用量很太,是补肾吗?老师说,黑豆,长得像肾,色黑又能入肾,这黑豆别小看,它可当食品,也是一味大药,这黑豆除了入肾补肾,还有利肾浊的功用。我问过一位老农,他们用黑豆熬水喝治感冒效果很好。后来我也尝试着煎黑豆水喝,发现喝完后身体热乎乎的。可见这黑豆虽然不是直接扶阳,但是它利去肾中浊水,那么身体的阳气就不会交结在下焦和浊水打仗,而能够升举起来抗邪于外。所以黑豆用于病人下焦有水气又感冒的,一喝就见效,喝完后身体热乎乎的,非常轻松。这叫祛湿而升阳,湿气除而正气复。学生又问,那第三味青风藤是不是取它藤类通经络的功效?老师说,这青风藤一方面通经络很好,另一方面它能够驱风湿。西医称这味药为兔疫抑制剂。青风藤是治风湿的一味专药,外洗、内服的药中一般都会用到。但我一般少用于丸药,如果真的要用作丸药,我就选用鸡血藤,因为青风藤久服对肾脏有些损害。对于肾病蛋白尿的病人,最好少用或不用。青风藤可用鸡血藤代。肾病患者也要少用豆类药,有尿蛋白的少用黑豆,用益母草来代,也一样有效果。这是取其法而不拘泥于其药。药物的象与疾病的象所以我们看这三味药,要看到它背后代表的三个法,一个是补肺气,一个是通经络,一个是去腰湿。而这三个法也颇符合鼎法。我们看青风藤这些藤类药,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攀爬绕来绕去,无处不通,无处不达,甚至它还可以缠绕着树木,这棵串过那棵去。把这些藤类药截断、大都可以发现它们有很多疏松的孔道,因为这些孔道它才能够很好地通气生长。所以它们就像人体的经络,负责着连通上下内外的作用。药书上说,软藤善于通经络也是这个道理。取它中空善通风,所以这些藤类药有一个共性就是通络而祛风。对于人体腰背来说,整个颈椎、胸椎、腰椎就应该疏通,它们从上往下灌,有了中间的空腔间隙,才能够灵活转动而不压迫。如果风寒湿痹阻,受到压迫,就会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所以选用青风藤这类藤类药,取它疏通经络以顺腰脊上下通畅之性。而黄芪除了补气,它还能够令气生血,金生水,有这些气血去滋养充斥在关节里头,就像是在关节上加润滑油、冲冲气一样。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我们可以取一个象,就像汽车的轮胎没气一样,往下塌,因为腰椎与腰椎的联络地方,也是因为精血不足,长期压追负重过多,然后往下塌,就像地下水被抽空后,整个地表楼房都往下陷,这时你要扶起它来,就要往地下注水,防止地下水过少。而那些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如果还熬夜打麻将,反复抽用腰脊间精血,治疗起来就很麻烦。而黄芪这味药,它能把大气提起来,又能令金生水,去滋养周身百骸。张锡纯升陷汤里头,君药就是黄芪,它能治大气下陷,同时我们用一些青风藤、黑豆,引药入督背、腰肾,让黄芪去把腰背的气给顶起来,升起来,冲起来,就像拿着千斤顶去把汽车顶起来,这样轮胎悬空才可以去修补冲气。这黄芪就有这个升陷之势。大气下陷,胸中气不够,可以看成一种陷象,腰椎间盘突出,整个腰椎向下挤压,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陷象,我们中医取这个象,再去选药时,一味药又何止二用三用呢?千百般妙用随之而出。黄芪能令陷下的胸中大气升起来,同样能够令陷下的脊柱之气托起升起,这正是它补其气养其真的妙处。而剩下一个法,不用说了,都知道,就是降其浊。这个降浊还得讲究讲究,因为它是病在腰部,《黄帝内经》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府将坏矣。这腰部是肾住的地方,因为这住宅没维持好,是因为住在里头的主人没用心去做,精力不够。我们这个黑豆,就叫作肾豆。它色黑象肾,直接就能够补肾,具有养其真之性,同时它还能除湿下行,具有降其浊之力。我们如果用其他利湿药,效果不如黑豆这么全面,因为考虑到药物要能够补中带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他本身就有虚劳虚损的病因在里面,那些湿浊才藏在里头排不出去。你如果选用泽泻、冬瓜子除湿,而没有黑豆这种带补的力道,效果就没有那么好。就像要让马儿跑,要让牛去耕地,就得让它吃饱草。这黑豆就能够让肾吃饱饭去干活排湿。古代养马的人都知道,这黑豆是给马吃的饲料里头的上品。饲养马的人都知道,一些老马,皮肤毛发枯黄,还有一些瘦马、病马,在冬天的时候,就给这些马喂养上黑豆,第二年春天就能把皮肤毛发长得油亮油亮的,重新恢复龙精虎猛的劲头。古人多聪明,知道冬天主肾藏精,而黑豆色黑,又是种子类的药物,就像冬天一个封藏助肾的象,又选择冬天这个季节给马调服,所谓冬季进补,来年打虎也是这个道理。但黑豆它又有一个特点,补而不腻,它本身补益的同时,还能够把湿浊给渗利出去,真是一味药里头,就有六味地黄丸里头一补一泻的思路。所以老师特喜用此药。历史人物与用药思路先王制鼎以安天下,古代帝王以拥有九鼎而拥有整个天下,因为天下分为九州,九乃阳数之极也。而这三味腰椎间盘突出的鼎药,妙就妙在这里,青风藤它颜色青,代表肝,肝又主风,本身藤类药又善于行走占地方。你会发现采药的时候,大部分山里的空隙都是藤类药的天下。这青风藤从哪里看来,它都是一个将军,将军善于征战南北,人体整条腰椎上下对应的就是南北。这条大的铁路线要贯通,非用这些藤类药莫属。所以治风痹证的药物里头,没有哪个方里能缺少藤类药的。如果缺少了藤类药,就好像国家缺少了将军一样。这些进到身体的风寒湿怎么能够把它们驱赶出去呢?而黄芪它代表的补益作用,养其真的思路就像一个粮食部部长,又像搬运粮草的后勤部队。它为什么叫黄芪呢?黄者土也,主中央。它能够把整个中土气搞足,使得粮草不缺,随你青风藤这将军打到哪里去,我后续粮草都给你供足。就像刘邦当时赞叹萧何说,你这粮食部部长,有你在给我筹办粮草,我在前方打仗都放心。确实萧何有这本事,他筹办起粮草来,无人能及。刘邦手下不是有三个最重要的人物吗?除萧何外,还有韩信、张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众人皆知,他就是将军统帅,就像打前锋的青风藤一样,但只有韩信没有萧何却不行,所以后人有句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青风藤再勇猛,没有萧何这黄芪在后面给你供应粮草,你也不能一直把胜仗打下去。所以很多治疗风湿痹证,只知道用攻,用逐,而忽视了这后防建设。老师就说不能急,要慢慢来,病也不是一天得的,我们攻的时候,隔一段时间,要补补缓缓,像八珍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这些都是在补给后防,可以现固前面的战果。那么黑豆呢?我们看,刘邦他为什么能够逐鹿中原,最后鼎立天下呢?原来它手下有最重要的三大人物,好比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后来大定天下后,人家问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刘邦他便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比不上子房,就是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使粮道不绝,我比不上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但这三人我都能够统而用之。我们再看这黑豆,它是入肾的,肾主什么?主藏精啊。我们看这里头哪个人物,最能够藏拙呢?当然是张良,张良他助刘邦打赢天下后,就功臣不居,退隐山林修道去了。我们看打仗时,韩信在前方冲锋陷阵,萧何在后方忙着四处安抚百姓,收粮草,只有张良它坐在帷幄里头,在那里干什么?在那里一动不动,胸中构思天下,凡是这类谋臣,智慧很足的,好比张良、诸葛亮,他们肾水都足,都能够静定下来,就像黑豆一样,沉潜内敛,含而不发。对于腰肾来说,它的精华就需要藏,藏够厚,它才会灵活,就像人只有充分入定入静后,才会开窍,才会感悟发明,它就符合肾这个收藏之象。如果人心浮躁,这个智慧之巧就出不来。所以《黄帝内经》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个最能够自强不息,最能够出巧妙点子的,当属肾,精华都聚在这里。即《黄帝内经》说,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精巧的东西,都必须在肾气充足的时候完成,而且还要在安静平定的心态里头,就像张良躲进帐篷里面不出来一样,但是他的谋略却能出到千里之外去胜敌。顺便说一下,老师说,搞针灸的人,肾气要足,因为针灸是至精至微的技巧之事,心要能够定,针才能准,才有效。搞推拿按摩的要敦厚,力量才能源源不绝。而开处方的心思要能定,就像君主一样,调动天地间的药物去作战。我们看,为何重用黑豆过后,腿脚会有劲,皮毛会光亮,因为它就是在肾里补足后整个人静定下来,精血就畅达到外周去了。抓住脉郁点用药学生问,临床上怎么凭脉辨证用好这个方?老师说,还是找脉郁点。那些腰痛明显的病人,西医认为是腰神经根水肿的,你摸他的脉,下焦胀得很。脉有多胀,腰就有多痛。这时你用黑豆把腰间浊水利去,立马就减轻了。所以这黑豆一味药,治腰痛治肾同时也能治坐骨神经痛。如果病人湿重,水滑苔,用黑豆二三十克还不够,用上五十克一百克,效果就特别明显了。学生说,这就是老师经常谈到的,抓住脉郁点集中用药的道理。老师说,没错!可以单味药量大为君,单刀直入,这样力专而效宏。你也可以采用合方,用多味药围治之。同样一种病症,理法方药都是相当灵活的。用50克黑豆可以,用肾着汤是不是也可以呢?从脾入手当然可以。脾主湿,治湿不离脾。学生又问,那么除了用青风藤通络外,还可以用其他哪些药呢?老师说,这可就多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几把独到的刷子。我一般会用络石藤或鸡血藤,还有威灵仙。威灵仙这味药很好,能祛除周身上下的风气。如果经络堵塞严重一点,你就要考虑用到动物药,比如乌梢蛇、土鳖虫。学生又问,经常看到老师还会加入狗脊、蜈蚣,这是什么道理?老师说,这两味药能引药入督脉打通督脉,腰椎的问题与膀胱经、督脉密不可分。督脉与膀胱经在背部,是一身阳气最大的通道。人体最大的降浊阴之道在阳明胃肠,最大的升阳气通道在太阳膀胱经与督脉。所以必要时要加入督脉、膀胱经的引药:如狗脊、蜈蚣或葛根,以升阳气。当然还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碰到病人胃肠道堵塞不通,先别忙着给病人通经络,一定要先给他通肠胃。《黄帝内经》上说:“六经为江,肠胃为海。”胃肠道若堵住了,百脉流行都不畅。这就是,治疗腰痛痹证或者其他风湿关节痛,用上通肠药和通经络的药,效果很好的道理所在。临床上也有这样的情况,老年人大便不通,用麻子仁丸后,大便通调顺畅,一直困扰的风湿痹痛也大为减轻。这给我们治疗风湿腰痹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就是不管什么慢性病,只要是肠道有积滞的,都应该以化积降浊为第一位。学生又问,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得非常厉害,用这三味药也有效吗?老师说,病是多变的,汤方你也可以加减。一般来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我们要看病情的轻重,不要一下子给病人用猛药。所有猛药都会以伤害自身正气为代价,所以不得已而用之。痛得一般的,我们选用杜仲、桑寄生、川续断;痛得稍重一点的,我们用延胡索、桃仁、乳香、没药;痛得再厉害一点的,我们用苏木、血竭、自然铜,当作骨折来治;痛得再厉害的,我们就要用到动物药、虫类药如蜈蚣、乌梢蛇,以搜刮深层次的伏邪;痛得最厉害的,我们就要考虑用一些偏性峻猛的药,如马线子、川草乌这样一个级别一个级别往上升。对于慢性病,我们不要为了贪功求立竿见效,而选用霸道峻猛的药,心中要知道这些药的分量。学生又问,老师常用杜仲、桑寄生、川续断这肾三药打底,有什么道理?老师说,杜仲、桑寄生、川续断是补肾壮腰膝最平和的药。腰不好时,杜仲是首选。民间老百姓都知道,杜仲乃治腰痛之特效药。我们以前也教病人用杜仲熬的水来炒猪腰,治疗那些天气不好就腰痛的病人,效果很好。杜仲这味药,既不上火,也不偏凉,很平和。你们都在药房抓过药,知道这杜仲是丝连皮的,你们想想这味药是怎么取效的?学生说,杜仲有点像藕断丝连,在皮与皮之间有很多白色的丝线,非常柔韧。老师说,没错!这些白色的丝线就是杜仲的精华。它能够加强腰部的柔韧性,能壮腰肾。杜仲不像熟地黄那样滋腻,也不像附子那样火燥,更不像鹿茸那样刚烈。它还是孕妇安胎固肾的要药。可见杜仲治腰病是相当平和的。学生又问,这样说来,安胎固肾的药都相当平和,桑寄生也是安胎的药。老师点头说,是的,桑寄生长在树上。张锡纯寿胎丸,有桑寄生、川续断这两味药。寄生者,能令胎元巩固。续断者,能令断者得续。那些习惯性流产的妇人,是因为胎元在母腹中待不住,落下来。碰上流产先兆,下体见红时,立马就用川续断、桑寄生,把伤损的经络接起来,把动摇的胎气固起来。让胎儿得安,不致断离。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些中药的药名,就知道它们一些特殊的功效。中国古人讲究名正言顺,从来不会草率命名,更何况是救人性命的药草。我们仔细挖掘琢磨,会从这些药名中看出好多东西来。大家听后,治疗思路立马拓宽了不少。原来老师治疗椎间盘突出,用黄芪、青风藤、黑豆这三味主药,还会依病情轻重而加减变化使用。一般腰三药——杜仲、桑寄生、川续断是必用的,因为他们药性平和,价格实惠,老百姓能接受。老百姓讲疗效,二讲实惠,这两方面都兼顾到了,那才是真正的好药。0一味马钱子治骨痹我们又谈到了风湿这种疑难杂病。今晚老师就说了一个单方,这单方是以前民间郎中走江湖用的,简验便廉。即便是最难治的风湿,用上它也有效。当所有药物都难取效时,就必须想到它。这味药必须有经验的医师才可以使用,不能轻易用,因为它有大毒。这味药就是马钱子。老师从认识马钱子的疗效,以及自己临床运用有一个过程。老师说,以前有走江湖的郎中,专卖风湿药丸,十块钱一丸,治疗风湿痹证,3-5丸绝对见效,三丸下去,不好也差不多了,最多服用五丸。老师的一位朋友叫老张,就碰到了这样一位江湖郎中。这江湖郎中很洒脱,就像《串雅》里面的游医一样,背着一袋药,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也不推销。老张买了一次,吃了以后,多年的风湿就这样治好了。老师说,马钱子量要控制得非常好,炮制更要严格地讲究,特别是散剂。这马钱子连最难的痹证都能治好,别的药不行时就找它。马钱子除了制成丸散药外,泡药酒外用也是点一点在皮肤上就有效的。有江湖郎中卖药酒的,老师说那种药酒特别灵验,有风湿关节炎的,一抹上去立马就好了。哪里有痛有瘀血就点哪里。这是什么样的神药水呢?我们以前在广州的老城区也曾看到过卖风湿药水的江湖郎中,他药瓶子下有大堆钱币样的药材,之前我们不知道,现在立马想通了。原来这神效风湿酒,说穿了就是马钱子泡出来的。老师说,那些江湖郎中能凭这些吃饭,有他的道理。他们的药酒缸里放了半缸的马钱子,然后再放几条蛇,药效是奇特,但绝对只能外用,不能内服。老师又说,以前这药他不敢用,后来治疗一例肩周炎的老太太,这老太太拔火罐、小针刀、针灸、药酒,都试过,都没办法治好。来找老师,老师说你这病我给你试试吧,用上点药粉可能就好了。老师就给她一天一小勺,这老太太回去吃,一吃就好了。老师对马钱子体会更深了。随后,又有老爷子过来问老师怎么治肩周炎,老师就把常规的拔罐、针刺、用药跟老爷子说。这位老爷子也很有意思,有一技之长,他跟老师说,你这些方法有些效果,小伙子,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就用这几味药,你记着,桑枝、麻黄、细辛、桂枝、乳香、没药、当归、丹参、马钱子。你可不要怕马钱子中毒了,用点白糖就解了,一物降一物。老师后来用这个配方治疗肩周炎真的非常管用。比如一位长途车司机,长期肩膀受风,得了肩周炎,老师给他配了这料药,药还没吃完,肩周炎就好了。老师说,马钱子人散剂,一般不过克,由于汤剂不溶于水,用量可稍大一些。有位老阿婆,多年脚痛、腰重,服药后反反复复,不能负重,买菜买多一点腰腿都受不了。老师给她开了三付药,每付药用了三个马钱子,老老阿婆喝完药后,又回来复诊,高兴地说,好了大半,还想抓药煎服,怕以后又反复加重。老师效不更方,又给她开药,但最后药熬好了,忘了放马钱子。老师便又放了几个马钱子,三付药重熬了一下。老阿婆回去吃药,结果反应剧烈,腿抖得像高抬腿一样。三付药老阿婆只喝了一杯就好了。老阿婆后来跟老师说,小伙子,你的药力猛得很啊。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老师说,为何腿抖而不是手抖,因为用了牛膝引药下行,引到哪哪抖。如果用桑枝引到上肢,上肢也会抖。老师说,这也证明了牛膝引药下行的效果,当然也说明马钱子这味药药力凶猛,大毒之药必有大用。老师说,我后来不轻易用马钱子了,不到万不得已,比如重症肌无力、肝癌,都不轻用。用这味药,既要能用出去,还要收回来,如果没把握收回来,就不能用。马钱子轻微的中毒抖动能兴奋神经,许多顽病的治疗效果往往都在半中毒状态,诚如《尚书》所说:“药不瞑眩,厥疾不廖”。有些顽固风湿病,就是需要大幅度抖动才能好过来。但很多病人由于怕痛,医生也不敢轻用,这样良药就埋没了。碰到马钱子中毒,可以用白糖水解,正如生半夏、天南星中毒要用生姜解一样,而附子用的则是蜂蜜或甘草。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最后附上马钱子的炮制方法。马钱子的炮制,至关重要,诚如张锡纯所说:“制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这里举出张锡纯、朱良春炮制马钱子的方法。张锡纯法:将马钱子先去净毛(把毛去干净否则食道刺痛),水煮两三沸而捞出,用刀将外皮皆刮净,浸热汤中,日、暮各换汤一次,浸足三昼夜取出,再用香油煎至纯黑色,擎开视其中心有黄意,火候即到。将马钱子捞出,用温水洗数次,以气尽净为度。朱良春法:马钱子水浸去毛,晒干,置麻油中炸。火小则中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火大则发黑而炭化,以致失效。在炮制过程中,可取一枚用刀切开,以里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耳吗八药《病因赋》说:“耳鸣者,肾虚之故。耳鸣,肾虚占了一部分原因,还有另一部分是痰火随着肝气往上升。现在生活水平好,真虚的病人少,而临床上最常见的也是这种虚中夹实的。所以我们治疗,既要疏其肝气,也要收其痰火,更要通其耳窍。疏其肝气,我们用“通气三药”香附、川芎、柴胡;收其痰火上亢,我们用“重镇三药”龙骨、牡蛎、磁石;通其耳窍,我们用“通窍二药”——通草、木贼草。耳鸣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是比较多见的。有个病人50多岁,耳鸣8年,到后来听力严重减退。来诊时,我们跟他对面说话,他都听不到。问诊时,他要把耳朵凑过来。老师就用这耳鸣八药为底方加味,服了五付药。来复诊时,他居然可以不用把耳朵凑过来,就能听到我们说话,于是对治疗很有信心,坚持服药。老师始终给他用“耳鸣八药”加减,服了将近20付药,耳鸣基本治愈,听力如常。我们问老师耳鸣为何要选这些药组,老师说,用药我们要取其象,疾病我们也可以取它的象。大家一听,耳目一新,疾病难道有什么象可以取吗?老师说,耳鸣我们取的象就叫鸣,为什么会鸣叫?你们想一下,当气流由粗大的管道走向细小狭窄的管道时,它就会发出响声。你们有没有吹过萧啊?我们都摇摇头,老师以前练过吹箫。老师说,你们看吹箫,箫会发出鸣响,就是气流进入狭窄的空间,摩擦变化出响声。再比如,你们看吹口哨,为什么要把嘴卷起来吹,你们试着把嘴张大来吹气,看吹不吹得响,当然吹不响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气流越急,管道越狭窄,它就响得越厉害,所以你用小量的气吹不出声音来,张大口也吹不出声音来。不懂得吹箫的人,你们联想一下,吹口哨这个谁都懂,就知道耳鸣是怎么回事了。大家眼睛为之一亮,原来老师用“通气三药”香附、柴胡、川芎,就是把细小狭窄的孔窍筋脉疏通,这样气流顺畅,它就不容易鸣叫。老师说,这“通气三药”是《医林改错》上治疗耳鸣耳聋的名方,不是我创的,这个理非常好用。耳朵会鸣,说明它气阻住了,气阻又不是完全不通,如果完全不通时,那就叫耳闭了。所以耳鸣是通而不畅,你们记住“通而不畅”这四个字,治起病来就有把握了。首先给它通气,这通气用的三味药以疏肝为主,你们可以发现,很多耳鸣的病人,他一生气一着急耳鸣就加重,越着急越耳鸣,所以我们用疏肝的药,肝主一身上下之气机,肝气上通下达,能够正常疏泄的话,耳鸣就会减轻。学生们问,用龙骨、牡蛎、磁石、通草、木贼草又是什么道理呢?老师说,任何一个疾病都不离升降,上至巅顶头面七窍,下至二阴腰脚,都有升清降浊。你们看,耳鸣最常见于哪些病人?那些血压高,痰浊重,晚上睡觉打呼噜的,这叫浊气上泛,扰乱清窍,故耳鸣叫。所以我们治耳鸣,要用到降浊的药,龙骨、牡蛎、磁石三味药,叫重镇三药,它能够把身体的痰湿水火往下收。这些浊气降下来后,不止耳鸣减轻,打呼噜也会减轻,甚至血压也会降下来。所以从中医角度来看,如果你会治耳鸣,那么相对应的鼻炎、打呼噜、高血压,你治疗起来都有底气了。这是有相同的道理在里面。大家明白了,这重镇三药是以降浊、平肝为主,那么通草和木贼草呢?老师说,降浊和升清是一个对子,互为因果,浊气上泛,会引起相应的清阳不升,所以我们除了给它降浊外,还要给它升清。升清用什么药?质轻气薄的药,如通草、木贼草,非常轻,与龙骨、牡蛎、磁石相比,完全是两番天地。龙骨、牡蛎、磁石,就像石头一样往下坠,通草、木贼草就像干枯了的稻草那样轻,又像云朵一样往上飘。温病学里有句话叫“治上焦如羽”。治上焦头面部的疾患,用药要选那些轻清上达的,像木贼草、通草,当然你们也可以选用辛夷花、菖蒲,甚至葱管。只要把握这个升清降浊的大法后,用起药来都是相当灵活的。最后,这个耳鸣的治疗,总结起来,就这三个大法,一个是疏通气机,第二个是引痰浊之火下行,第三个是把清阳之气升发起来。◎肾三药△东风汽车厂的一个病人,女,42岁,因长期熬夜加班而腰痛,数年不愈,连久坐久站都不舒服。一吃壮腰健肾的药就上火,口疮溃疡,几个星期都好不了。同事推荐她来看病。老师摸完她脉说,你这是虚火上亢,下面腰腿沉重,冬天怕冷。她说,是啊,我肾虚,腰痛,还不能吃补药,一吃补药,几个星期火都降不下来。老师笑着说,你寸脉这么亢,尺脉又这么弱,补也不是,泻也不是啊!她说,大夫,那怎么办,是不是治不好了?老师说,试试看吧。于是老师就给她开了附子、龙骨、牡蛎这肾三药,再加上杜仲、桑寄生、川续断这腰三药,配合一些安神治失眠的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以及顺气的麦芽、玫瑰花。她吃了三付药,来复诊说,从来没有晚上睡觉这么好的。以前一吃药就上火,怎么这次吃补肾的药没上火呢?腰痛也好了。老师笑着说,这药吃了是不会上火的。我们给她用了补肾最平和的三药,杜仲、桑寄生、川续断。还给她用了附子、龙骨、牡蛎,这三味药很关键。通过龙骨、牡蛎,能把上面的虚火收下来。通过附子,又能够把下面的肾阳暖起来。由于附子有龙骨、牡蛎扶助,它暖下焦阳,而不会上火。如果用附子而不用龙骨、牡蛎就很容易出问题。这三味药就像一个坎卦,附子是中间的那阳爻,龙骨、牡蛎是上下的阴爻。你们想一下,龙骨埋藏在土里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它能把浮阳之火伏下来。牡蛎在海里,能把上泛的肾水收下来。附子、龙骨、牡蛎这三味药是治疗各类腰肾疾病开手的三味药,它就是一个坎卦,也是老师治疗时代病的常用药组,为什么呢?因为在当今时代里,很多人精力透支,容易把人的虚火吊上来。加上熬夜又成为习惯后,肾虚腰酸以及虚火上冲,咽炎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病了,连很多年轻人都得了。◎藏精六药所以针对这种大时代背景下的病因病机,老师用龙骨、牡蛎收上面的虚火,使病人心浮气躁能够安定下来,用附子暖下焦的肾阳,使病人腰腿怕冷能够缓解。然后再加入杜仲、桑寄生、川续断这三味药,平补腰肾,把过度盗用的肾精给补回来,这六味药很常用,所以我们称肾三药加腰三药为藏精六药。老师说,以这六味药为底方,可以治疗绝大部分的腰痛或下元亏虚的病人。有个商人,做生意应酬多,经常喝冰冻啤酒,把他下半身搞得凉飕飕的,平时又喜欢吃火锅,花椒、辣椒搞得经常咽喉上火。他一来看病,我们还没把他脉,但从他声音沙哑,便知道他整条咽喉、食管、胃都很毛糙,痰浊很重。老师把完脉后说,你们过来吧,这个脉很典型,上大下小,双寸上越,跑到鱼际上边来。双尺脉不足,命门火弱,肾精亏虚。这种病人你一补,他就上火,你泻他他腰背凉,走路都沉甸甸的,跑不动。病人点了点头说,确实是这样。我们看他行走的步态也发现了这点。原来这些腰部精血亏虚的病人,走起路来好像很难提起腿来一样,沉甸甸的,加上庞大的身躯,更加懒动不想走。走起平地来,就像一般人爬山那样。这些人出入都是小轿车,上下楼是电梯,所以一双腿的功能都让机器代替了。老师跟他说,要多爬山运动,少到酒馆应酬。老师就说,你这个痰湿比较重,打呼噜厉害,以后鱼要少吃。鱼生痰,肥胖痰湿重的人都要少吃鱼。于是便给他开了黄连温胆汤,加上藏精六药。老师说,凡是见脉象像这样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下面元气收不住,下面心肺火亢浮躁,都可以用这个思路。果然,病人再来复诊时说,吃完药后很好,晚上睡觉非常好,腿也没那么沉了,腰也不太凉了。我们再摸他的脉,脉势明显没那么亢了,沉取还有点力道。这用药前后真是不一样,把亢盛的脉调平后,人的心情都不一样。他刚来时,急躁,说话声音重,吃完药复诊时,连说话声音都缓和了。◎遗精三药——白术、炒薏仁、芡实十堰有个病人,男,30岁。半年多以来,经常遗精,搞得人很消廈,面色也萎黄。在医院里治过几个月,反反复复,效果不理想。甚至吃了药反而遗得更厉害。老师说,你这个遗精病,不能只从肾来论治,遗精也是身体的自救反应。精囊里面湿浊充满,藏不住它才会出来。出来的不是精华,是湿邪。这些湿邪看似在下焦,其实所有的湿都要归到中焦脾来统,治脾才是治湿浊的大法。于是老师叫我们给他开参苓白术散,并重用自术、炒惹仁,加上芡实。病人吃了三付药来复诊,说效果很好。于是老师再让他吃三付药。吃完药后,发现不遗精了。这三味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来历的。有一个小伙子因为遗精而困扰了很多年。治疗时,医院用了大量收涩的药,如龙骨、牡蛎、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服药期间,遗精是止住了,但人特不舒服,就不敢吃了。一停药遗精又来了而一吃药浑身就难受得不得了。他问老师这是为何?老师说,这成了关门留寇了,是治疗遗精最不得已的办法。老师号了他脉说,你脉郁滑,不能只用收涩的药。于是老师给他用上一组药对,就是桑螵蛸加滑石粉,这是一收一利的思路。当时老师说,试试看吧。结果,病人吃后,不仅不遗精了,而且身体还很舒服。老师当时就说,看来,这滑石对遗精是有好处的。它能把下焦精囊的湿热滑利出去,而桑螵蛸却能把精华收住。这样一出浊水,然后再进清水,这遗精病就给止住了。后来,老师又临床试验了很多例,发现效果都不错,但就是有一点,这桑螵蛸价格贵了点。老师就选了同样具有收敛作用的芡实。又想到治湿单利湿,这是治其标,不长久,想要治本,就需要治脾。于是把滑石又换为炒薏苡仁,既能祛湿又能健脾,然后再加上白术一味药,为补脾圣药,能从源头上治湿。这三味药就形成了遗精三药,并且这个理法也成为一个公式,就是治疗遗精要遵循一补一利一收的思路。用白术补脾,从根源上治湿。用炒薏苡仁利湿,把已成的湿邪利出去。然后再用一味芡实,把下焦的精气守住固住。这样治疗遗精的大法就出来了。◎前列腺三药在分析治疗各类疾病时,老师不仅传方传药传量还传理法。这样使得我们对疾病的认知日渐清晰,对用药的思路也日渐理顺。老师经常帮我们往道上引,往“治病必求于本”的《黄帝内经》宗旨上引。老师说,我五六年前,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不尽,由于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底气还不足。现在把这疾病的病机想明白了,治疗效果也理想多了,信心自然足了些。你们想一下,前列腺增生属于下焦病变,治疗的大法是什么?我们说,升清降浊?老师说,没错,始终不离这点,万病不离此理。如果我们要说得再细一点,再具体一点,就叫作升阳除湿。前列腺疾病,它的病变部位在下焦,湿性趋下,这是少不了的。可这些湿从哪里来呢?还是从脾脏那里来。湿邪为什么会下注?是因为脾脏受伤,代谢功能减弱,湿气就不能化为清气,所以前列腺疾病的人,不单表现为下焦尿频、尿不尽,还经常伴随着头晕,清阳不升的病症。有位老中医用六味地黄丸为底,加上凤尾草、马鞭草这些利湿去浊的药,治疗前列腺增生有效,但就是缓慢了些。一个月下来,才恢复一部分功能。我现在治疗前列腺,思路很简单,就是用白术、冬瓜子、炒薏苡三味药为底,再用补肾的药交替治疗。我们就问,这三味药不是治脾的吗,难道也能治疗前列腺增生?老师说,下焦的病可以从上焦来思考,就像下游洪水泛滥,要从上游植树造林治理。黄河水为何是黄色的,整个上游黄土高原下来,那水能不黄吗?所以一个人脾脏如果受伤了,水湿不能运化,这些湿浊纷纷渗到下焦去,那么小的前列腺能受得了吗?所以现在前列腺疾病的病人,跟痔疮的病人都快有得一拼了。有个计程车司机,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多年,越来越严重,经常开车都忙着找厕所,很烦恼。上厕所后,又解不出几滴,开车开不久,尿又急得难受,实在麻烦,他就搞了个大可乐罐子,放在车里头,成了个移动厕所,这也只有深受其苦的病人才能想出来的怪招。可光这么干,不能解决问题啊。医院,又吃药,又按摩,甚至还搞了特殊的机器,从肛门里塞进去震动,来治疗前列腺增生。医院擅长治这个,他就往医院跑。后来实在不行,找中医吧。他问老师说,为何老犯这病?治又治不好。老师说,很简单嘛,没有治到根上。消炎的西药只能把你下焦的热去掉,但不能把你的湿除掉。按摩可以把你下焦的瘀化开,但也不能把你下焦的湿除掉。那个湿解决不了,所以反复发作。司机问,在你这里能给我治好吗?老师说,你病了那么久,医院了。我可以帮你试试看。老师摸他脉后说,这个脉是郁滑的,思虑过度,中焦郁住,脾运化不开来,水湿注入下焦,阳气升不起来,所以下焦尺部脉象非常滑。于是老师就给他开白术、冬瓜子、炒薏苡仁,先开五天的药。他吃完五天的药,复诊说,好像有点效果。于是老师又给他开了五天的药。这样治了半个月,他很开心地来找老师说,现在车里不用放尿瓶了,就是担心它以后还复发。老师说,你思虑过度了,你只要少想事,安心开车,脾脏功能强壮起来了,你那病想复发也复发不了。它复发,也不是下面问题,是你上面出了问题。你下面再怎么清热解毒,消肿杀虫,不从源头上少思虑,它还会复发。他又问,那平时该怎么保健?老师说,你回去买些生南瓜子,每天吃一小把,连壳嚼服了。或者打成粉,用开水冲服。后来这病人再也没有复发过。我们来看这三味药,白术能升阳除湿,治的是根本。冬瓜子能辅助白术除湿升阳,下面的阳气往上面一升,下面就轻松了,下面一轻松,排尿就顺畅,所以白术跟冬瓜子是治本的。再加上一个炒薏苡仁,能够健脾利湿。如果湿郁化热的就用生薏苡仁,把下焦的湿热利出去,这是治标。标本并治,这个思路想明白后,治疗类似的病症,就有底气了。老师又说,前列腺增生病变日久,湿邪阻络,就会出现气滞血瘀水停,所以你还要在这三味药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活血利水消肿的药。比如,失笑散(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泽兰,或者琥珀这味药都很好。琥珀既能活血化瘀,还能清热利尿,很符合下焦前列腺增生病变引起的湿阻气滞,气郁化火,气滞血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