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补肾虚,很多宝宝第一反应就是吃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好药,对症了补肾效果很好,但它不是万能药,六味地黄丸补肾是局限于补肾阴,没有补肾阳的作用。
如果阳虚的病人吃了六味地黄丸,不仅阳虚症状得不到缓解,反而会加重症状。比如肾阳虚有一个典型的症状是拉肚子,如果误服六味地黄丸,拉肚子的次数会更多。历代医书记录了这一点。
比如明朝御医薛立斋所著《薛氏医案》,就有很多典型案例:有个姓程的举人,酒色过度,50来岁,得了一个怪病,每天发热厉害,体质特别虚弱。来就诊的大夫看病,都认为他有内火,用六味地黄丸之类清热的药帮他泻火,结果病人越病越重,后来都爬不起床了。
这个时候薛大夫来就诊,发现他其实是肾阳虚,这在中医里叫“真寒假热”。于是让他服用桂附地黄丸的汤剂,患者喝了6碗,睡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就痊愈了。
一般肾阳虚的症状比较容易辨明,临床上还有一些人,是肾阳虚,但是仅剩的一点阳气浮在体表,表现出阴虚怕热的症状,这样的情况比较有迷惑性,大家在如果判断自己肾阴虚,但是用了六味地黄丸病情没有改善,或者加重了,说明六味地黄丸并不适合自己,可以试试桂附地黄丸。
那么,桂附地黄丸这么好用,什么人吃它最对症?
桂附地黄丸,是由八味药组成的: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牡丹皮三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此外,还有两味药,桂枝一两,炮附子一两。药店里有中成药出售。
本方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泻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肉桂、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桂附地黄丸的适用症状:
第一是虚劳,脸比较黑,皮肤干燥、舌头多胖大,偏嫩红,身体消瘦、乏力,肌肉萎缩。
第二是腰痛、麻木,腹部冷痛、腹部肌肉松弛,肚子大,四肢相对比较细,尤其是下肢,比较细,小肚子经常不舒服,食欲好。
桂附地黄丸对于一些腰围比较粗的女性来说是个福音,它利水的功效非常好,如果坚持服用1年,腰围会下降很多。
第三是常头昏、胸闷、口干、气短、心慌吸不上气、心烦意乱,睡眠不安等,都可以用桂附地黄丸。
另外生殖泌尿系统一些疾病如阳痿早泄,流产不孕、闭经等。一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前列腺肥大、肾功能不全。一般老年人前列腺疾病、膀胱无力、尿失禁等,也都可用桂附地黄丸。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