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m.39.net/pf/a_6712024.html当今社会,各种压力山大,生活节奏快且乱,加上各种广告的教育,互联网的发达,人民普遍自我感觉“肾虚”。于是,很多朋友就自己喂自己吃六味地黄丸补补肾了。有不少朋友问我:Dr.Chan,我吃六味地黄丸为什么会上火?我感觉有必要出来说几句。解答这问题并不难,无非是两个大方面的因素,一是人,而是药。首先说第一个因素:人。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证的。你感觉“肾虚”,但专业判断不一定是肾虚,即使是肾虚,肾虚还分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不足等。来看看肾阴虚证的常见表现。1、腰膝酸软而痛2、眩晕耳鸣3、牙齿松动,掉头发增多4、男子遗精、早泄、阴茎长时间勃起不易疲软;女性经少或闭经或崩漏5、失眠多梦,健忘6、口舌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干,小便黄7、身体消瘦,颧骨发红8、舌红,舌头少津不润,舌苔少甚至无,脉细数上面所列,基本上就是《中医诊断学》教科书上肾阴虚证的内容。此时,不少朋友就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哪些表现跟上面说的类似。Dr.Chan劝你一句:施主,放弃!请让有实力的中医师帮你判断。因为,这么多表现,极少全部出现,经常有不同的组合表现,有兼夹其它的症状。所以,需要专业的“明医”去帮你。甚至,有时会有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矛盾的两个表现,即使是实力不错的中医师也得经过认真分析、仔细考量、权衡取舍后,带着一点“冒险情绪”才能下判断的情况。Dr.Chan举个栗子,很多湿热证的朋友会有以下症状:腰背困重酸软,双膝(下肢)沉重无力,头闷闷的有点昏沉,有时候耳朵堵堵的,头发油腻容易脱发,遗精,早泄,口干,大便不爽,小便黄,舌红,脉细。朋友,你回头对比一下,跟上面教科书上描述的肾阴虚证,是不是有很多类似的。而且,上面这是随便举个栗子,难以判断的情况实际还不少见呢。因此,专业事找专业的人去做,别自己瞎折腾。关于“人”的因素,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六味地黄丸适宜空腹吃、饭前吃。一是利于药物吸收,减少食物混杂把药力冲淡;二是避免饭后进食滋补药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壅滞。另外,淡盐水送服,对避免“上火”也是有帮助的。现在,来谈谈第二个因素:药。六味地黄丸,是由宋朝超牛的儿科名医钱乙,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去掉附子、肉桂两味药而创。方子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6味药组成,因为地黄是主药,所以命名为六味地黄丸。最初是用来治疗小孩肾阴虚导致的发育迟缓的,但后来逐渐扩大使用范围,几乎所有的肾阴虚证都可以使用。直至现代,其适用范围又被商家、自医者等扩大到神药的地步,甚至被誉为“中药维他命”。因此,生产六味地黄丸的药厂实在是太多了,剂型也有水丸、蜜丸、蜡丸、浓缩丸等等。在药物组成上,6味药当中没有很容易导致“上火”的;都是常用药,不太名贵,使用其他药物去仿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工艺可能是导致“上火”的原因。特别是硬硬的水丸,丸子成型后,加热烘干。此时,燥性就被加持上去了。古代,炼丹士(其实很多是名医)练好丹药后,几乎都要装到瓷瓶里,蜡封,埋到地下一段时间再取出使用。此名为“出火毒”。结案陈词经过上面一番陈词,Dr.Chan可以结案了。吃六味地黄丸“上火”的多数原因是:1、你不是六味地黄丸适用的肾阴虚证。2、你挑选的六味地黄丸剂型不适合你。3、你吃的方法不对。Dr.Chan建议既然提出了问题,Dr.Chan不止给你分析问题,还给你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1、感觉不适,请专业的医师进行诊疗,比将自己cosplay为医生更靠谱。2、若医生建议你服用六味地黄丸,Dr.Chan建议选蜡封的大蜜丸(虽然吃起来没那么方面,但是传统的东东总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最好还是有口碑的大药厂生产的。3、六味地黄丸空腹吃,可以用淡盐水送服。搞定,收工!噢,Dr.Chan好像漏了,应该要讲讲什么是“上火”。算了,码字不容易,已经一千四百多字了,还是下次找机会再给大家聊聊什么叫做“上火”吧。(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