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
spring
归芍地黄丸
药品说明书
归芍地黄丸
当归、酒白芍、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酸。
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罗大伦专家解说
作用
归芍
地黄丸
俗话说的好:“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就到了农作物快速生长的阶段了。
当然,人与自然也是和谐统一的,若想自己的身体机能可以像春天的农作物一般焕发生机,那么在这个季节里就要让肝阴、肝血保持充足的状态,吃归芍地黄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是六味地黄丸的堂兄弟之一,可能名气上没有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那么大,但是它的实力可不容小觑。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些疾病中,归芍地黄丸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足跟痛
哪些人最容易出现足跟部位的疼痛问题呢?我们来数数,比如常穿高跟鞋的年轻女性,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职业人员,产后的妈妈们,还有一部分人属于发生疾病后身体失于调理和上了岁数的老年人群体。这些人群中除了常穿高跟鞋的年轻人外,其余这些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劳伤筋骨。
●《黄帝内经》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肾主骨、肝主筋,长时间站立、行走的职业尤其需要养血柔肝,以养护筋骨;
●可能这时就有人要问了:“那我不需要长时间站立啊,为什么也有足跟痛的毛病呢?”
那可能您就需要问问自己有没有肝肾亏虚的症状了。中医常说此病的发生原因在于“形盛而体衰”,这里的体衰多指肝肾亏虚,也就是《医宗金鉴》中所说的:“筋骨间作痛者,肝肾之气伤也。”上述人群中的足跟疼痛其实多由肝血亏虚,肝肾失养所致,大多可以选择归芍地黄丸进行调理。其实,中成药版归芍地黄丸的说明书中就明确写有“治疗足跟疼痛”。但是,有一点需要大家格外注意,足跟痛也分:瘀血作痛,风湿热痛、风寒湿痛和血虚痛。而归芍地黄丸更适合治疗“血虚的痛”,这种“痛”常常是不影响正常工作或劳动的,但长时间走路就会明显感到疼痛不适。
小儿山根泛青
小儿山根泛青常常是妈妈们焦虑的原因之一,因为此类宝宝常常比别家孩子更容易生病,脾胃功能也相对差一些,夜晚容易惊醒,容易哭闹,睡的也不好。
而中医调理这类问题常常从两个方面下手:
一类孩子舌苔厚,排便不规律,容易感冒,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差,肺气不足导致的,需要调理脾肺功能;
另一类孩子舌体偏红,脾气又急又大,常便秘、数日排便一次,常常半夜哭闹不止,此类宝宝多是先天禀赋不足,阴虚内热所致,也叫阴虚木燥。调理起来当然需要滋阴降火,那小孩子的火要怎么降呢?
三豆乌梅白糖汤的创始人,清代名医彭子益告诉我们可以:“每日蒸鸭蛋一个,以补阴,久之血活阴生”,此类宝宝“宜常服归芍地黄丸数小粒,此丸善治一切阴虚诸病,比六味地黄丸活动”,因为此方可以滋养木气,而升发肝胆之气,所以也是非常适合于春季调理肝肾之剂。
春季的养肝之道您知道了吗?希望今日的文章不仅可以给您带去滋养肝肾的思路,更是开启您思考中医的钥匙,让您的四季里都有中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