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治愈病痛也是我们大家常常讨论的,收集了种偏方,治愈情况可能因人而异,也会出现个体差异,尝试前需审慎,仅供参考。
、高血压,试蒜疗:
方一:材料:大蒜30克,粳米适量。制法:在蒜放入沸水中煮片刻后捞出,下米煮熟时再入大蒜,煮3-5分钟。用法:趁热服。
方二:材料:大蒜、白酒各适量。制法:大蒜泡入酒内。用法:两周后服用。
方三:材料:大蒜50瓣(50岁以下者以1岁1瓣计算),绿豆克,冰糖适量。制法:以上原料共放入有盖的大口杯中,加水约毫升,盖好,置锅内炖熟,取汤作饮料(绿豆也可吃)。用法:一日数次喝完,疗程不限。
方四:材料:大蒜头、糖、醋各适量。制法:大蒜头放在糖醋中浸泡数日。用法:每日早晨吃蒜头,同时饮汁,连吃10-15天。
、几种头痛的治疗:
风寒头痛:其证痛连项背,常伴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当用解表散寒之剂,可用带须葱茎7根、生姜9克,水煎服,被覆取汗,汗出则愈。
风热头痛:其症常伴头昏、发热或恶风、微汗、心烦、微渴,或咳、苔薄黄。当疏风清热,用以菊花9克、生石膏9克、川芎9克,为散,每服9克,清茶调服下
风湿头疼:其症常伴头重、肢体困重、胸闷、脘胀、食少便溏、苔白厚、脉濡缓等。应以驱风胜湿,可用白蔻仁4.5克、羌活15克、苏叶12克、生姜9克,水煎分两次服,数日即效。
肝阳头痛;其症常伴头胀、眩晕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口干面红、苔薄黄、脉弦或细数等。当平肝潜阳,可用天麻18克、钩藤15克、白芍24克,水煎服,常服必效。
肝火头痛:其症常伴目赤、口干口苦、尿黄便秘、苔黄、脉弦数等。当清泻肝火,可用夏枯草30克、决明子15克,水煎分2次服。以愈为度。
痰浊头痛:其症常伴头昏眩晕、胸脘腹闷、恶心呕吐、苔白腻、脉弦滑等。当除痰湿,用白术、泽泻各15克,水煎分2次服。以愈为度。
瘀血头痛:其特点是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舌有瘀点。当以活血化瘀治之。用以当归尾15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全蝎3克,水煎分2次服。
气虚头痛:其症头脑空痛、疲乏加剧、身倦乏力、食欲不振、短气不足以息、脉虚无力等。当补益中气。宜用黄芪30克、升麻9克、水煎分2次服。久服即愈。
血虚头痛:其症常伴面色白、头昏目花、舌质淡、脉细弱等。当以养血为主,可用当归18克、川芎9克、细辛3克,水煎服。
阴虚头痛:其症常伴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带下、舌质红、脉沉细无力等。应滋补阴液,可用黄精30克、绿豆克,水煎至绿豆烂熟时,吃豆喝汤。
阳虚头痛:其症头痛绵绵,遇暖痛减,遇寒痛加。患者常感怕冷,易于外感。苔白、舌质微淡、脉沉弱等。当温补阳气,可用大附子1枚,去皮脐,研末,葱汁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15丸,清茶送下,日服2-3次。
、黑豆抗衰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重视营养保健的黑色食品,黑豆受到人们的青睐。黑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尼克酸、胡萝卜素等,以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黑豆有预防肥胖和动脉硬化的作用。
补肾填精:黑大豆50克,狗肉克,一起煮烂,分12次服食。
乌黑发:用醋将黑豆煮烂,取汁,每次10克左右,加热水洗发,有乌发作用。每晚吃炒熟黑豆20粒,黑芝麻一匙,有乌发作用。
治失眠:将黑大豆装入枕中,作枕头有安眠作用。
治尿急、尿痛:取黑大豆30克、生甘草10克、滑石末20克,加水煎汤,热饮。
治关节痛:取黑豆克,炒香,研成细末,用酥油调和,每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一匙,每日2次。
治便秘:取黑大豆炒熟研末,用酥油调和,每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一匙,每日2次。
治肾虚消渴:取黑大豆、天花粉各50克,将黑大豆炒熟研末,与天花粉和匀,用面糊丸梧子大,每次70丸,1日2次。
治痢疾;取炒黑大豆25克,炒白术15克,研末,每服10克,用米汤送服。
、冰块可以治打嗝:
人们在打嗝时,只要用两块冰块分别敷在喉结的两侧,时间不超过60秒,立即可以见到效果。冰块可以减缓神经抽搐的频率,进而可以干扰肌肉抽动的周期。
、八种地黄丸功能各不同:
在养阴补肾的中成药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六味地黄丸。其实,在地黄丸的家族中,共有八个兄弟,六位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弟弟,其与七个均含有六位地黄丸的成分,虽同名为地黄丸,药物组成相似,但由于所加药物的不同而使其功能不尽相同,临床应用时,应有所区别。
六位地黄丸:他在八兄弟中是最为常用的,可谓地黄丸中的佼佼者。方有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至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位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而成,治疗肝肾阴虚所至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而成,有填精养血之功,对头晕、崩漏等疗效显著。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而成,其独特之处是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但方中知母、黄柏性寒、故脾虚便溏者慎用,以免伤脾胃之气。
归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肉桂和附子而成,因有肉桂、附子的加入,使本方成了温补肾阳的专剂,使用于肾阳虚弱的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见阳痿、滑精,或女子宫冷不孕等。
济生肾气丸:是在归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盟,使其利水除湿之功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
七味都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七味都气丸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pp)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