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综合温州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每到夏季,遍布乐清街头巷尾的爱心伏茶点,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炎炎夏日里,过往的市民都可以喝上一杯既解暑又好喝的茶水。
小布整理了乐清各地伏茶点,有你家附近的吗?一起来看看!
乐清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乐清,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就叫“伏茶”。1
喝伏茶要注意这些哦!“喝伏茶要因人而异。”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刚介绍,各人的身体底子不同,一些体质偏“寒”、胃口不好、饭后腹胀、大便溏薄的市民最好不要随便喝伏茶。同时,对于一些过于寒凉的伏茶,小儿因脾胃不足、老人因消化功能衰退,也都不宜饮用。但体质强壮、火旺湿盛、咽喉肿痛、大便淤结、舌红苔黄腻的人,不妨经常服用,“伏茶毕竟是药,要注意因人制宜,不能滥服,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刘医师说,一入盛夏,一些人不论哪里不舒服均归咎于湿热,认为伏茶和凉茶饮料能包医百病,无病服之能防病,甚至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健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体质虚弱者和婴幼儿,长期服用凉茶,易损伤人体阳气和脾胃,出现神疲体倦、多汗易感冒等症状。尤其是脏腑娇嫩的婴幼儿,长期服用易损伤小儿正气,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医生提醒,饮用伏茶要适量。体质偏“寒”者应选用由茯苓皮、大麸皮等健脾配方烧煮的伏茶。同时,降温防暑不仅要适可而止,更应掌握一些防暑降温的知识,当你和家人享用伏茶的畅快时,小心别被伏茶的“凉意”寒及肠胃。
2
伏茶小配方你值得拥有!
针对不同体质、不同人群,伏茶配方也有所不同:
老年人:在夏天容易出现乏力、腰膝酸软、心烦、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难等症状,可用西洋参、黄芪、陈皮、麦门冬、葛根、竹叶、西瓜翠衣、荷梗、甘草各10克,加水5升煎汤以备饮用。本茶特别适合中暑、口渴、四肢无力、食欲减退、暑湿灼伤气阴等。
中年人: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口舌生疮等情况。用竹叶10克、芦根10克、甘草5克、薄荷3克、鲜荷叶一张,加水5升煎汤,凉后入白糖调匀代茶饮。有清心除烦、清暑祛湿之功效,如小便黄赤不畅为甚者,可改用淡竹叶;如烦躁发烧甚者,可改用竹叶心。
青年人: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用夏枯草、菊花各30克,枸杞子10克,决明子20克,沸水冲泡,闷10分钟即可饮用。如果症状严重还需要对症治疗,如口服龙胆泻肝软胶囊、杞菊地黄丸等。
小孩:易出现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用新鲜薄荷、山楂、麦芽、神曲各30克,纱布另包备用。再取克粳米,用小火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备用冰糖20克,加布包再煮3~5分钟即可。能健脾消食、清热利咽、解暑怡神。
....................................................
推广合作
商务联系
广告合作
广告合作:(仅接受广告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