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又称之为变态反应,是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该反应仅发生于少数病人身上,和药物已知作用的性质无关,和剂量无线性关系,反应性质各不相同,不易预知,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对易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有关部门规定,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应用前必须做皮试。但是有少数人皮试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有时皮试可能出现假阴性,极少数皮试阴性的病人也能发生过敏性休克;个别敏感患者甚至在别人注射青霉素时闻了一点气味,就发生了休克。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没有规定作皮试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史的人,使用任何药品时都要非常谨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把情况告诉医生,避免再服用同样或类似的药品。
用药为什么要遵说明书规定的剂量?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一般是指18-60岁的成年人一次用药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围,低于这个量就可能没有疗效,超过这个量就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在这个合理量范围内,适当提高剂量可能会提高疗效,但不是绝对的。有些对药物作用敏感的人,在这个剂量范围里也能出现毒性反应,应该引起注意。
服药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情况,尤其是我们在医生开完药后都会问医生的问题,到底是饭前服还是饭后服好?有时候医生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往往说明这种药是属于饭后服用的,但是我们需要对此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下。
哪些药可以在饭前服?(即在进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服药)饭前由于胃和小肠腔内基本上无食物,此时服药,不会受食物的干扰而影响吸收,能迅速而完全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因此,凡是要求药物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饭前口服。
1、健胃制酸药:如胃舒平、钙铋镁、氢氧化铝及中药龙胆大黄合剂、番木鳖酊等。2、止泻收敛药:如活性炭、次碳酸铋、鞣酸蛋白等。3、贵重药品:如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等。4、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止吐泻药等。5、利胆药:如硫酸镁、胆盐等等。6、驱虫药:如驱蛔灵、甲咪唑等。哪些药可以在饭后服?(即在进餐后15-30分钟)除必须在饭前服下和必须在睡前服下的药物,其余都可在饭后口服:
1、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消炎痛、奎宁、硫酸亚铁、三溴片、黄连素等必须在饭后服。2、因油类食物有助于吸收的药物,如灰黄霉素,亦应在饭后服。3、由于饮食而使机体利用度降低的药物,如呋喃妥因、心得安、苯妥英钠等。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哪些药可以睡前服?(一般睡前15-30分钟)1、泻药:如大黄、酚酞等,服后8-12小时见效,睡前服下,第二日上午排便,较为理想。2、催眠药: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为使适时入睡,可在睡前临时或提前服用。好几种药一起吃,这样好不好?有些人病情复杂,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这种合并用药有时也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国内外许多调查的结果说明,合并用药的品种数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应该引起重视。除非医生认为确属病情需要,应该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注意什么?许多药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常用的药物有巴比妥类镇静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消炎痛、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四基睾丸酮及某些抗肿瘤药等。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重肝脏损害的药物,服用其它药物也要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还要定期作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马上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应注意什么?许多药物能加重肾脏的损害,例如巴比妥类镇静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异烟肼等。具体哪个药能加重肾脏的损害,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务人员咨询。用药时一定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哪些药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的安定、安宁、利眠宁,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速尿,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一些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物,麻醉镇痛药,激素类,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抗癫病药,抗癌药,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等。孕妇在服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该向医务人员详细了解该药品会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小布这里还是要提醒一句:
吃药,最最重要的还是遵照医嘱!
药,千万不能乱吃!
编辑
未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