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李志强
在股民的印象中,“私募高手”颇有些武侠小说中世外高人的意味,他们身手不凡,异常低调,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是断然不可能将自己的独门秘笈广而告之。然而,他们又从来都是市场追逐的焦点,其投资思路和持仓不断被市场拿来研究、跟踪。
为此,证券时报特别推出《私募江湖人物谱》系列,总结梳理了王亚伟、徐翔、裘国根、黄平、赵丹阳、但斌、王茹远、赵军等8位明星基金经理的核心投资思路和技巧,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启发。
1私募江湖人物谱之王亚伟:冷门股练就老猎手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是能够穿越牛熊周期并持续排名前列的,公募基金时代的王亚伟创造过五年十倍的记录,并且成功穿越07-09年的牛熊周期。从开始管理基金,到奔私成立千合资本,王亚伟的投资理念、投资手法、选股模式在不断变化,也一直是很多投资者模仿和膜拜的对象。
奔私后的王亚伟对于新兴行业的偏好加大,比如重仓三聚环保以及最新中报对于次新股的喜好,成为暴风科技第一大流通股东。
最新数据显示,王亚伟旗下的千合资本年半年报共现身24股,11股为二季度新进,其中暴风科技、苏试试验、红相电力、浩云科技为次新股,大唐电信、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置信电气均为电气设备行业,兼具能源互联网、充电桩和国企改革等多重概念。同时,千合资本对北京城乡、南京化纤、启明信息、一汽轿车等4股进行了减仓。
历来,市场对王亚伟的投资风格似乎存在一定误解,总是捉不准、摸不透。本文将尽可能全面还原王亚伟的投资思路,以供投资者借鉴学习。
1.王亚伟精髓:独立思考偏好冷门灵活多变
王亚伟崇尚独立思考,他认为,要想获得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必须要从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坚持独立思考,注定王亚伟不可能去随大流。他在筛选股票时,甚至有意识地重点发掘基金行业重仓股之外的股票,而不在最热门的那些大白马上投入过多精力。
王亚伟自己表示,寻找投资机会,自己喜欢挖掘不被大家重视、被市场忽视一些投资机会,在那些领域,可以慢慢研究、慢慢挖掘,没有人跟你抢,而且投资成本可以控制得比较低,如果花了工夫去研究,而且别人没有研究,容易被低估,这样未来获得收益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然后用组合的方法去投资,这是一种确定性比较强的操作收益来源。
王亚伟称并没有简单的把自己的投资风格作一个简单的划分,到底是激进还是稳健,或者是价值还是成长,就这种简单的划分,有利于外界去区分,但是并不全面准确。投资不要拘泥于一种类型,该稳健的时候稳健,该激进的时候激进,价值和成长也是一样。要做到和谐统一,不可偏废,灵活务实,不拘一格。这样的话才能够应对不同市场的变化。
王亚伟的投资理念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历经了长达十几年的摸爬滚打,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甚至付出了很多代价,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后逐步形成的。王亚伟的投资理念受彼得。林奇影响很深。林奇选股视野宽广,蓝筹股与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并非林奇重点投资的对象,投资范围包括隐蔽资产股、拐点再生股、冷门股等。
据前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介绍,王亚伟的投资理念基本成型是在年下半年去美国学习归来后,投资策略较以往更为灵活,类似于国外的多策略基金,既能采取发掘隐蔽资产、拐点再生、重组事件驱动,甚至指数基金成份股调仓等策略,也能使用经典的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价值型投资策略。持股集中度也更为分散,只有极个别特别有信心的股票才会超出基金净值的5%,大多数情况下单只个股投资比例占基金净值的0.5到2个百分点,较好地分散了非系统风险,依靠宽广的选股面选出一批具有超额收益的个股,而不是单纯依赖几只重仓股。
2.成长股的复利和安全边际
投资最重要是一个复合收益率,复利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如果你能够持续稳健地赚钱的话,时间长了你自然会获得十倍的收益。
王亚伟一直倡导有业绩支持的成长型投资,而且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在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王亚伟认为,不仅要看上市公司当年的增长,还要看能不能保持至少3-5年的良好增长,“只输时间不输钱”,还要看安全边际是不是足够大。
对于安全边际,如同风险一样,不同的基金经理理解也是不同的。王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