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六味地黄丸,可以说是世人皆知,如雷贯耳,又被誉为中成药中的明星。他还有好多“朋友”。
首先问一个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之间的关系,您了解多少?
好多人认为金匮肾气丸是六味地黄丸加附子、桂枝组成的,并认为认为是补肾阳的方剂。其实这是错误的。
金匮肾气丸出至于《金匮要略》,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附子组成。是补肾气的方剂。目前的金匮肾气丸中成药,大部分是济生肾气丸,因为增加了牛膝、车前子。主要治疗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小儿王”钱乙从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即减桂枝、附子)。起初是治疗小儿五迟、五软,现多用于滋补肾阴。方中六味药,补中有泻,泻中有补。三补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泻是茯苓、泽泻、牡丹皮,用于治疗肾阴不足、潮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等症状。
六味地黄还有其他几位“朋友”,因都含有六味地黄丸相同的的药物。所以大体的功效相似,但又因增加药物的不同,而使各自的功效和适应症有所不同。
杞菊地黄丸
主治功效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主治功效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当归和白芍。具有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的功效。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归芍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主治功效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知母和黄柏。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主治功效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增加肉桂和附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痿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桂附地黄丸
七味都气丸
主治功效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加入了五味子。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的功效。用于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主治功效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原方中加入了五味子和麦冬,具有滋肾养肺的功效。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因其具有养生功效,所以又称为“八仙长寿丸”。
麦味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