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随便走进任意一家药店,都能见到六味地黄丸的身影,而且至少都有几个牌子、上千个品种可供选择。在如此纷繁杂芜的六味地黄丸市场,宛西制药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后来居上,一路领先,成就如今的市场霸主地位,是哪些因素炼就了仲景六味地黄丸?一起来看看。
1药材好,药才好:全国唯一一家六味药材全部源于自建的GAP认证基地
自上个世纪末,宛西制药就开始在药材地道产区,先后投资超亿元,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基地,成立了南阳张仲景中药材公司,专门负责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公司分别在河南南阳建立山茱萸药材基地;在河南焦作的武陟和温县建立怀山药、怀地黄药材基地;在安徽南陵、岳西建立了牡丹皮、茯苓药材基地;在四川彭山建立泽泻药材基地,是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家六味地黄丸六种药材全国源于自建GAP药材基地的企业。其中山茱萸药材基地于年首批通过国家GAP认证,也是国内第一个获得认证的山茱萸药材基地。
公司从选种、育苗、种植、采收、挑选分级、入库、储存等涉及中药材种植采收的各个环节,对药农进行指导和管理,每年在田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药农实行现场或集中培训。并与药农签定30年不变的购销合同,一方面保证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用合同的形式实现规范化种植,从而达到药材种植的全程可控,源头可溯。实现药材来源明明白白,消费用药安安心心。
2中药现代化:拥有自主产权的浓缩丸自动化联线生产线
好的药材,没有好的制备工艺和设备,也难保“药才好”。仲景宛西制药从药材炮制开始,经浓缩提取,到制丸、干燥、包装的自动化联线生产,不但实现自动化控制,也搭建了现代技术集成在传统中药浓缩丸中应用的技术平台,并得到了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支持;整个项目也获“搓圆装置及搓圆方法”国家发明专利1项,“山茱萸高速剥皮机”、“滚筒式自动搅拌机”实用新型专利7项。
在六味地黄丸制丸及包装过程中,采用了真空上料、三维混合、多层微波干燥、离心选丸、自动包装等多种创新技术和在线检测、光电感应、视觉传感、自动剔除等现代质量控制手段,在关键工序全面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在线检测技术。实现浓缩丸生产过程中“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指标控制”的整体质量保障运作模式,在国内首先实现了中药浓缩丸的全自动化生产。
3张仲景:六味地黄丸最有实力、最有故事的品牌代言人
仲景与宛西制药、与六味地黄丸,不仅仅是一枚商标那么简单。张仲景,东汉南阳郡人,史上著名医学家,有“医圣”之尊称。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伤寒杂病论》也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尊为“经方之祖”,不少方子直到现在仍在临床上应用。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太医钱乙据张仲景《伤寒论》中肾气丸(也称肾气圆),减去桂枝、附子而成,所以六味地黄丸能流传千年而不衰,是钱乙创建的方子,但是依据张仲景的肾气丸母方而来,故六味地黄丸若选代言人,仲景无疑最有实力的代言。
为了打造真正能代表中药、代表民族产业的品牌,十多年来,宛西制药不惜巨资从品牌VI设计、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宣传和推广、学术研究等层面全力出击,让沉睡了千年的仲景品牌再次走向大众视野,走向辉煌;而宛西制药也得以依托仲景品牌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