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種腎虛的人不能吃六味地黃丸
中醫理論認爲腎主水,指腎具有藏精和調節水液的功能,同時中醫的陰陽理論認爲”腎主水”的功能也分陰陽,腎陽對水液有氣化蒸騰作用,而腎陰對人體各髒腑組織器官起著滋養、儒潤的作用,故又稱“元陰”、“真陰”。
腎陰充足,各髒腑組織得到儒養,功能活動正常。若素體禀賦不足,或久病傷腎,或房事過度,或熱病傷陰,或過服溫燥劫陰之品,則會損傷腎陰致腎陰不足,使滋養、潤儒功能減弱,形成腎陰虛證。
腎陰虛症是指由于腎陰虧損,失于滋養,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臨床表現以腰膝酸痛、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幹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爲主症。可兼見男子遺精,女子經少經閉或崩漏等。
談到腎陰虛證的治療,就不得不提及六味地黃丸,也是中醫方劑中最廣爲人知的壹個方子,作爲中醫經常接受這樣的詢問:說我身體現在這個狀況,能不能吃這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是宋代兒科專家錢乙根據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所載的崔氏八味丸,後世稱爲金匮腎氣丸,又叫桂附地黃丸,減去了補陽的附子,桂枝。
藥物組成分別是:熟地、山藥、山萸肉、伏苓、丹皮、澤瀉。他把這個方子命名爲腎氣丸,就是現在的六味地黃丸了。
古人用藥的思路十分清晰,分爲君臣佐使,重用熟地黃爲君藥,入腎經,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山萸肉能夠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山藥則是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爲臣藥。三藥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爲“三補”。
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爲主,補其不足以治本。澤瀉,利濕泄濁,並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丹皮清泄相火,並制山萸肉之溫澀;伏苓淡滲脾濕,並助山藥之健運。
三藥爲“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爲佐藥。所以六味地黃丸可以補肝脾腎三髒,重點在補腎陰,是壹個比較全面的調理身體的方藥。
六味地黃丸雖然是個調理身體的好方子,但是什麽人不適合吃呢?是有濕熱的人,這種人舌苔厚,舌苔黃膩(不是在吸煙和飲橙汁後),胃裏常有燒灼感,脹悶,大便不成形。
二是陽虛的人,這種人舌質顔色淡,脈搏跳動多數是緩慢的,怕冷,下肢發涼,尿是清長的,這部分人要先補陽,再補陰,或者兩者同時進行。
是脾胃功能弱的人,由于傳統中醫認爲,六味地黃丸中的主藥熟地有滯膩的性質,所以長時間服用會導致脾胃不振,所以要慎重服用。但也可以用砂仁壹個,搗碎,泡開水,用這個水來沖服六味地黃丸,這樣砂仁的芳香之氣可以振奮脾胃,就化解掉了熟地的滯膩之性,同時砂仁還可以引藥氣歸腎經,壹舉兩得。
現在市面上賣的地黃丸成爲壹個系列,以六味地黃丸爲基礎方,加減化裁出不同功效的地黃丸。比如六味地黃丸加上枸杞子、菊花,變成杞菊地黃丸,滋腎養肝,用于肝腎陰虛證;加上知母、黃柏,變成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在腎陰虛的基礎上日久化火之證;加上麥冬、五味子,變成麥味地黃丸,滋腎養肺,用于肺腎陰虛所致的咳喘、遺精等症;加上當歸、白芍,變成歸芍地黃丸,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用于腎陰虛所致的女性血虛、崩漏等症,都是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減不同的藥物,來治療腎陰虛所伴隨的不同的兼證。
而桂附地黃丸,則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了肉桂、附子,但主要功效卻是溫補腎陽。還有金匮腎氣丸,也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桂枝、附子、牛膝、車前子,主要功效爲溫補腎陽,化氣行水。
這兩個方子雖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進行加減變化,但功效卻與六味地黃丸大相徑庭,是偏于補腎陽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應慎重。
山野壹僧、娑娑婆壹經
振海堂健康管理
ZHTGYG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