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当中,孩子比较多。一旦延误治疗,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所以把肾病综合征单独讲一下。
肾病综合征的瘀滞比慢性肾炎更严重一些,临床上典型的症状就是大量的蛋白尿,伴有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从中医来看,就是由于体内的瘀滞过多造成的一气周流严重不畅,出现了阳气下陷,木气盗泄于下的情况。阳气郁陷于下,风木外泄,这时肾气就不能很好地收藏,人体的一气就会越来越虚,一气越虚,体内的瘀浊就会越多,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要扭转这种局面,祛除体内的瘀浊,就是治疗的关键。所以这时一定要先祛瘀浊,祛除瘀浊是一个首要的治疗措施。
下面就结合具体的病例,来讲一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一、小便不畅的小伙子
二、祛痰四法
三、治疗蛋白尿的验方
四、两次转危为安的孩子
一、不会小便的小伙子
这个男孩大学刚毕业,是北方人到南方上班,气候上可能不太适应,突然就病了,出现了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这个孩子可能本身体质就不太好,受凉之后就直接发展成肾病综合征了。
西医用激素、利尿剂一类的,辗转治疗了两年,花了很多钱,也没有治好。找到我时,脸色很差,暗褐色,生病后长了一脸的雀斑。全身轻度浮肿,小便根本没有,完全靠利尿药来排小便。
双手的脉象浮滑而大,脉大为虚,这是气散在外面收不进去呀,稍用力按脉就陷下去了,弱而无力。舌苔厚腻而白,说明中焦郁滞也很严重,所以他的胃口也比较差。这就是病势比较重了,有点虚阳外脱的架势了,所以急则治其标,首先要收敛固护阳气,上来就用了大剂量的四逆汤合五味子山萸肉再加上一点运中焦的平胃散和小量的利湿的药。主要以温壮元阳,运转中焦,收敛元气为主。吃了两付,面色马上由苍白转成有点红色了,三个星期后,面色开始红润了,是那种明润含蓄的红润,不是戴阳证的那种艳红,脉象也已经沉下去了。
下一步就是要祛除体内的瘀浊,以小量的四逆汤加平胃散为基础再加上化瘀祛痰的药。慢性肾病的瘀滞,我个人认为是痰的情况比较多,各种各样的痰,所以稍后我会讲一下祛痰四法。这样又过了两三个月,舌苔慢慢就干净了,胃口也好起来了,大便也痛快了,但是小便还是不行,还是需要吃利尿药来排小便。这个孩子刚开始来找我看病,就是为了解决不能小便的问题,结果治了几个月了,还没有任何效果,所以有时治疗慢性病,一定要有耐心呀。
随着体内瘀浊的逐渐减少,这个孩子的脉摸着慢慢有力了,比较粗大充实一些了。体内有形的瘀滞少了,无形的气郁就表现出来了,就是小柴胡、四逆散的症状。这时他的脉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寸口部分的肌肤绷得很紧,要使劲去按,否则的话摸不到脉,我按了不到一分钟就很累了。这就说明这个气郁滞得很厉害。所以把脉时不能只考虑脉象,要连同脉周围的肌肤的状况全面掌握。要考察人体一气周流的情况,不要掉在28脉中出不来了,这样是学不好中医的。
怎么治疗呢?就要破这个气滞,这相对好解决,大量的四逆散加香附、槟榔、陈皮,量都很大,最少30克,大约吃了有两付,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再一摸脉,整个腕部的肌肤就很柔软了,就像小孩的一样。
再调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症状。脉是不紧了,但是肌肤有一种比较脆的感觉,按下去过半天才能弹起来,但也不是水肿,类似于冬天我们握雪的那种感觉,好像肌肤里面有什么东西填充着。正常孩子的皮肤弹性很好,一按马上弹起来。这说明此时体内的瘀滞不是在气分,也不是一般的痰,而是一种顽痰,比较粘滞,像胶一样散布在体内。
对于这种情况,张仲景有一个很好的方子,就是皂荚丸,成分是皂荚和大枣。所以我就在前方的基础上加了6克生皂角,10个大枣。我跟他说这个药很厉害,喝下去胃里可能会不舒服。谁知他跟我说:喝下去很舒服,就像喝香皂水一样,感觉有一种清香之气。我想肥皂水没有人会觉得好喝吧,这就是有病病当之,无病人当之。但是这皂角的药劲还是很大的,不要轻易使用,使用不当容易引起胃疼。用皂角的同时,我也给他用了大量的鲜竹沥。皂角化开顽痰,像洗衣粉涤除污垢;鲜竹沥就像水,把衣服冲干净。这样吃了三副药,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而且用了皂角以后,病人反映他的爆发力增强了,像短跑时以前根本冲不动,现在可以冲出去了。这说明这股顽痰以前在体内黏着,好像手脚都被缠住了一样,现在把顽痰去掉了,感觉当然一身轻松,用他的话说,有精神了,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但不会自行排小便的症状,治疗了四五个月了,依然没有多大的效果。人家本来就是冲着小便不好来看的,所以看了这么长时间,等于没有效果(笑)。所以有时候治病,它不是一天好一点一天好一点这样的,而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过了这个阶段,可能马上就好,不过这个阶段,可能始终见不到效果。所以治病时就要把握住全局,不能是不见效就没办法了,就换思路了,而是看准了就要坚持下去。
小便排泄是肾气收藏与肝气疏泄相结合的结果,没改善是因为瘀滞得太久了,木气在里面根本动不了。等到现在把瘀滞完全化掉了,一气周流通畅了,肾气能收,木气能行,小便立刻就可以改善。所以这个小伙子又用普通的方子继续调理,一个星期之内,小便就完全恢复正常了,完全不需要再吃利尿药了。
这个病人最后用了一下仲景的肾气丸,收藏一下肾气,作为善后。又吃了一个多月丸药,就完全恢复了。水肿消退,小便正常,当然蛋白尿也消失了。脸色红润,脸上的雀斑基本没有了,胃口很好,很有精神,完全恢复了一个小伙子的青春气息。整个治疗用了六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孩子也坚持的也不错,春节期间也不肯停药。好了之后跟我讲,说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还谈了一个女朋友。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治疗肾病综合征要以祛除瘀浊为主。
二、祛痰四法
慢性肾病多痰浊,祛痰就是很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所以在这里顺便把我个人总结的祛痰四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种痰是清稀流动的,或者说就是咱们通常讲的湿气。主要表现是体内的水停,身体的水肿,这时阳气还是比较足的,痰湿瘀滞还不是很严重,整个一气流通得还不错,这时用一下淡渗利湿的药就可以了,代表方就是五苓散。五苓散是一个分利水湿的很好的方子。就像农民的地里涝了,用五苓散挖几条渠道把多余的水引流出去,这就是五苓散的作用。以前论坛里的老师用五苓散治疗类风湿那种很厉害的肿痛,我在临床上也用过,效果不错。五苓散把痰湿一去,阳气流通开了,肿痛就缓解了。肾炎水肿早期也可以用淡渗利湿的办法。
第二种痰是接近有形的,流通得不太好,这种情况最多见,就是二陈汤、平胃散所主治的情况。痰湿瘀滞在中焦,比较滑腻,舌苔大多厚腻滑润,不是很燥。二陈汤化痰主要起一个推动排痰的作用。半夏把痰温化开,我一般喜欢用生半夏,与等量或倍量的生姜同用,药房的清半夏效果不是很好。陈皮属金,能收能降,把半夏化开的痰湿从中焦往下推。如果湿气也比较明显的,还可以再加上三仁汤。用杏仁从上焦把肺气往下推,白蔻把弥漫的湿气收在一起,薏苡仁再把湿气从下焦引出去。痰湿偏于中焦的就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偏于上焦的,看着湿气比较重的,就用三仁汤。气比较虚的,可以用五味子或川椒替代杏仁。
第三种,是比较黏着的痰,粘着在体内,不动活,几乎没有什么流通性。这种粘痰,如果比较少,或者说比较分散,还没有聚成堆,还有流通的可能,就是上面肾病综合征的小伙子出现的那种胶粘痰,治疗就用皂荚丸加鲜竹沥。把这种粘痰化开,流通出去。皂角化痰比生半夏还厉害一些。不能耐受皂角的,可以根据情况,用一下射干、桔梗等,作用相似,但力量弱一些。如果这种胶着的粘痰比较多,聚集成一团了,比较紧实,甚至有点硬了,这时候就要用到甘遂了。用甘遂来把这种比较紧实的粘痰挖出去,就好比在痰瘀内挖出一条通道一样,这样痰浊就可以出去了。我们前面讲到的那个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的女孩,用甘遂的效果就比较满意。张仲景用甘遂治疗的,都是这种瘀浊比较紧实的情况。大陷胸汤,甘遂半夏汤,大黄甘遂汤,都是这种情况,大家可以自己去琢磨。
第四种痰比较少见,比上一种还要顽固,很粘,很结实,就好比嚼过的口香糖一样,粘在哪里根本就扒不下来,用皂角根本就化不开,用甘遂也挖不下来。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把口香糖粘到衣服上,怎么也拿不下来,他妈妈很有智慧,就把衣服放到冰箱里冻一冻,粘粘的口香糖冻成固体了,一下就拿下来了。这不就是在教我们怎么治疗这种顽痰吗?所以对这种顽痰,我们可以用一些很苦寒的药,像龙胆草、苦参这些药,把痰先冻一冻,一冻就凝固成形了,就与流通的气血分开了,再用一些药把痰清理出来,像乌梅、山楂、枳实这类消导之品。这种痰比较少见,多见于比较严重的肾病或者是肿瘤患者。
这四种痰情况不同,但治疗的思路是类似的,无非是想办法祛除瘀浊,恢复人体内环境本来的清净状态。
三、治疗蛋白尿的验方
肾病综合征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的蛋白尿。如果长期蛋白流失造成明显的低蛋白血症,这样导致的水肿,有时候很不好办。单纯用中药效果不理想,必须得补充白蛋白。那么蛋白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它起一个什么作用呢?肾主藏精,藏的是一股清灵之气,这股气在体内大概也要有所依附才能藏起来。我的理解是,人体产生的白蛋白,可能就是人体肾气收藏时所依附的物质基础。蛋白丢失了,肾气可能就收藏不好,肾气弱了,一气周流就鼓动无力呀,所以水肿就产生了。这种情况下,采用西医补充蛋白的治疗措施,消除水肿可谓立竿见影。
平时对于不是很严重的蛋白尿,我们中医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收藏肾气和流通水湿。因为蛋白尿还是因为有瘀滞导致木气下陷,风木盗泄而产生的。肾气也因此不能很好地收藏。因此单纯收藏肾气来治疗蛋白尿效果并不理想,祛除瘀浊还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肾气的收藏。以前有个老大夫治蛋白尿的一味特效药就是薏米根,效果很好。薏米根和白茅根、芦根都很相似,都是中间空,外周皮上有一圈纵行的小孔,所以流通的效果非常好。一个流通的药用来治疗不能收藏的病,效果还很好,值得我们思考呀。这正说明了蛋白尿是因为有瘀浊造成的肾气不能收藏的一种症状。
北方的薏米根比较少,我们可以用白茅根来代替,效果也不错。茅根比较细而坚实,作用偏于下焦;芦根比较粗而轻清,作用偏于上焦,所以在千金苇茎汤中被用来清除肺中的浊痰,治疗肺痈。
治疗蛋白尿,除了白茅根,还有一味药就是葫芦巴。余国俊老师用葫芦巴治疗脐周痛,效果很好。肚脐属于先天肾气的部位,这说明葫芦巴有很好的补肾气的作用。葫芦巴又叫芦巴子、苦豆子。它的种子很小,淡黄色,仔细看形状很像个蜷缩的胎儿,味道稍微有点苦,所以补肾气的作用很好。这个苦味就是收敛呀,火味苦,就是火要收藏的意思。
白茅根和葫芦巴这一对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我个人体会效果还是很好的。开始时可以先以白茅根为主,先祛瘀浊,以后可以逐渐变成以葫芦巴为主,主补肾气。药量可以根据病情灵活变化。有些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单用这两味药,就会有不错的效果,大家可以试一下。
四、两次转危为安的孩子
慢性肾病在瘀浊清除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补肾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就是胜利在望了,马上就要痊愈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注意平时的生活养护,要尽量避免受凉,不要吃凉东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是孩子,后期快痊愈时,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了,孩子各方面自我感觉也很好,往往就不注意了,一旦不小心受凉,往往会导致病情的反复,甚至功亏一篑。
所以下面就一个具体的病例,来讲一下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寒趋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这个男孩7岁,是一个肾病综合征患者。他来找我看病很有缘分。医院住院,用西药症状控制得不理想,主管大夫就要用激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知道激素有很多副作用,所以坚决不同意。这个大夫就告诉孩子的家长,这个病根本就治不好,用激素也不过是暂时缓解,不用激素就更没有办法了。小孩的爸爸一听这话,就非常生气,我这么乖的儿子,怎么可能治不好呢?所以就跟大夫吵了一架,一气之下,立刻就出院了,医院治疗。就这样抱着孩子阴差医院,正好碰上我。一见我就问,他儿子这病我能不能治?我告诉他中药可以治疗,只是完全治愈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至少要半年以上。这个孩子的爸爸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高兴地说,只要能治好,多长时间都行。就这样,开始在我这里接受中医的治疗。
这个孩子刚来的时候,是全身浮肿,蛋白尿三个加号,走路都走不利索了。我就按照咱们前面讲的治疗思路,给他温阳利湿,祛痰补肾。这样治疗了两三个星期,慢慢孩子的肿就消了。又治疗了两三个月,蛋白尿也消失了。家长很高兴,说我救了他们孩子一命。
治疗到5个多月的时候,这个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了,可以正常去上学了。只是摸脉时尺脉还有点弱,肾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我平时都告诉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吃凉的,也要尽量避免受凉感冒。
有一天,天气比较热,正好是五一刚过去没多久,天气刚开始转热的时候。他妈妈带他到一个亲戚家串门,亲戚家刚好买了一个刚上市的大西瓜,就给这个孩子切了一半。他妈妈见天气比较热,又是在亲戚家,也没好意思推辞,就让这个孩子把这半个大西瓜全吃完了。回家之后,这个孩子觉得还不过瘾,又在家里的水池子里玩了半天,把一身的衣服都弄湿了。
结果到了晚上这个孩子就开始发烧了,他妈妈以为是感冒了,第二天就赶紧带着孩子来找我。我一摸脉,脉细而紧,沉取稍弱,确实是感冒的脉象。我就给他开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了一点化痰的药。告诉他妈妈,吃两付药就好了。结果两付药吃完,不但没有退烧,发热反而加重了,体温已升到39度以上。
我再去摸脉,两脉急数浮散,沉取近无。这是元阳欲脱的危证呀,我才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再问孩子的妈妈,这才知道发病的经过,所以立刻就收住院了。
当然住院只是为了方便给孩子提供能量的支持,他光发烧,不吃饭呀,所以就给他输点葡萄糖之类的,真正治疗还是以中药为主。
这种慢性肾病的孩子,根基比较差一些。这种阳虚的发烧,按说用附子回阳救逆就可以退烧的,为什么给这个孩子用了没有效?就是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供发散的本钱。附子是散精化气来起作用的,现在连精都没有了,用附子就是徒然消耗一气呀,所以反而加重了病情。
这个时候,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缓缓收摄阳气,把这股飘散在外的虚阳,慢慢收回去,只要肾气收足了,一气周流就又有了动力的源头,这个病就会好。这就是少火生气的路子。
所以我告诉孩子的父母,这个发烧不可能很快退下来,要慢慢来,急于退烧的话,这个孩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好在孩子的妈妈对我非常信任,所以治疗过程中非常配合。
我就用封髓丹煎汤,给这个孩子送服桂附地黄丸,用的是九芝堂的小水丸,每小时12粒,不得停药,只有孩子睡觉的时候可以停服。并让他爸爸去找童便和鲜猪胆汁,配合同服。
这样连续吃了两天一夜,吃了快两瓶桂附地黄丸了,高烧仍然没有退。到傍晚的时候,他妈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坏了,孩子鼻子大出血了。我赶紧去看,只见这个孩子鼻孔中出来的都是血块,就像指头那么粗,有几寸那么长,不停地流出来。我一摸孩子的脉,弦紧有力,已无飘散之象。我说好了,孩子有救了。这就是阳盛鼻衄呀,阳气收得比较足了,才会出现这个情况。半小时后,这个孩子的鼻血自己就停了,发烧也跟着退了。
又留院观察了一天,发烧没有反复,脉象也进一步好转,就出院了。等于是又救了这个孩子一命。
这个孩子,我们如果固守大剂姜附回阳的治疗思路,很可能吉凶难料。这次连续高烧五天,治疗当中我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能够最终痊愈,实属幸运。
讲这个例子呢,就是告诫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哪怕是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也一定要跟患者强调清楚,以免发生意外,否则可能会前功尽弃呀。
五、课后问答
问: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您对桂附地黄丸的理解?
答:桂附地黄丸就是《金匮要略》里面的八味地黄丸。它的成分是: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肉桂、附子(炮)各一两。现在有的药厂在八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往里加了牛膝、车前两味药,也按八味地黄丸的功效来卖,这是名不副实的,这个实际上是济生肾气丸,大家要注意分别。
桂附地黄丸这个药很好理解。半斤地黄为君药,收镇敛润一身之气,先摆出一个阵势来,把地方先占下。萸肉酸敛收固,山药柔润滋阴,这就是地黄的左膀右臂,就跟桃园三结义一样,共同来成就大事。丹皮疏通体内的血分郁滞,泽泻清除体内的湿浊停滞,茯苓最后清理一下中焦剩余的湿气,就跟三个工兵一样,就把家里都收拾干净了。这个时候,就迎来了年幼的真命天子,少量的附子肉桂,代表体内虚弱的元阳,在地黄等忠臣的拥戴下,逐渐长大成人,君临天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内经上少火生气的路子。
李玉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