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药剂型的发展史要从先秦时期的”丹药“说起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用时要采用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的发挥治疗效果。对推动中药剂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在《金匮玉函经》中指出:”若欲治疾,当先以汤洗涤五脏六腑,开通经脉,理导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邪风湿痹,表里移走,居处无常处者,散当平之。“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药剂型的发展主要根据”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原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剂型进行了发掘、继承和改进。下面来浅谈一下南京同仁堂的产品剂型。
颗粒剂
颗粒剂是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是在汤剂、散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
例如南京同仁堂的炎热清颗粒、降浊祛瘀颗粒、参梅养胃颗粒等。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例如排石颗粒、消风止痒颗粒等。
胶囊剂
硬胶囊剂是将适量的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硬胶囊中而制成的剂型。主要是口服。硬胶囊外观整洁美观,易于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崩解快,吸收好。对药物颗粒进行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如山菊降压胶囊、阳春胶囊、通便灵胶囊等。
丸剂
将配料药物研成细末,然后以水或蜜、面糊、米糊、药汁、蜂蜡等拌制成大小不等的丸状制剂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
“丸者缓也”,临床一般多适用于慢性或虚弱性病症的调理。如六味地黄丸、养血补肾丸等。不过也可治疗急症,如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
口服液
口服液是较新的剂型,是现代制药工业发展的产物。而口服液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它集汤剂之吸收快、糖浆剂之口感好、丸散剂之便于携带服用等众优点于一身。
例如羚羊感冒口服液针对于流行性感冒,发烧效果明显,脑心舒口服液对于镇定安神,失眠多梦等见效显著。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常含有多种类型的成分,而各类成分的化学性质多不相同,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等也常有差异。药物的剂型不同疗效也不同。虽然中药制剂很方便,但是大家也不要滥用,毕竟是药三分毒,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不要随便用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