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通常所食的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早前六味地黄丸,主要是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剂。中医学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的功能,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等症。
金匮肾气丸又叫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广采了古人可用之方,兼收了已经验证的有效的方子,集合多年的心得及临床实际,是一部收方广泛、内容完整的书籍。书中在继承的同时,还对原有的古方进行改进,在多年前汉代张仲景治疗肾虚的肾气丸的基础上,经过加味牛膝、车前子后,扩大了原有适应范围,使金匮肾气丸成为治疗虚实及杂证的名方--济生肾气丸。这个方子用药平稳实用,备受后事医家推崇,如今的金匮肾气丸便是其发展而成。
金匮肾气丸具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代谢、糖代谢,增强神经--体液调解、抗白内障,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降低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量,对动脉粥样硬化改善产生良好作用;提高S0D等功能。
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区别这两种药最好根据个人体质需求来食用,因为两者的成分有所区别,因此针对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六味地黄丸是常用的滋养肝肾阴的药,尤其是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滋养肝肾的能力特别强,又适合长期服用,所以适合肾阴虚引起的多种病疾。
而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药,适应当肾阳虚引起的多种病症。有的人有阳痿病,自认是肾阳虚,认为金匮肾气丸能补肾阳,就吃起来了金匮肾气丸,结果越吃病越重,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金匮不是很好的治疗阳萎的药,金匮针对的是肾阳虚引起的下肢浮肿,因为他含有附子,肉桂等大温大热的中药,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可阳萎病人吃子这后,使肾突然受热而虚不受补,使阳萎更重。同时有的阳萎其实是肾阴虚型阳萎,应以补阴论治,应当吃六味地黄丸治疗。否则就会越吃越差。
如何区别肾阴虚与肾阳虚什么是肾阴虚?
肾阴虚确实是肾虚的一种,它是指男性肾脏的阴液不足,又可以叫做肾水不足或者真阴不足,它的发病因主要是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天生肾就不是很好,还有生病时恢复耗时太长,伤到了肾脏,还有房事过度,以及吃太多情欲之类的药物对肾脏造成了副作用。
肾阴虚还会伴随有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盗梦盗汗等等临床现象。女生肾阴虚会影响经期,导致女性经期量少,严重的还会闭经,崩漏。对肾阴虚的治疗可以采取中医和西医两种疗法,中医有针灸疗法,西医就是西药疗法,但是这种病症重点还是在于调理,让人体阴阳兼顾,阴阳相调。
什么是肾阳虚?
肾阳虚主要是指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症状。肾阳虚病因有天生肾功能就不好的,体内阴阳失衡,累积到肾脏,最终导致肾阳虚,还有因为年龄的原因,身体各器官衰弱,肾脏也和变得衰弱,而引起肾阳虚。如果你性生活不规律,太过频繁也是引起肾阳虚的原因之一。
还有心情上的变化,伤害的是对应的器官,比如喜在心、怒在肝、思在脾、忧在肺、恐在肾,恐惧是会伤到肾的,如果你经常会感到恐惧,也是肾阳虚的重要原因。
肾阴虚和肾阳虚有什么不一样?
肾阳虚和肾阴虚一样都会引起身体的腰膝酸软,女性会因为肾阳虚而宫寒不孕,男性会因为肾阳虚而阳痿早泄,还会引起不时的腹泻,腰以下的部位还会引发水肿,脸色也会发黑暗黄。阳气不足还会导致白天的精神萎靡,心神无力,容易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
关于肾阳虚和肾阴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舌像的不同,还有精神状况的不同,以及对寒热感觉的不同,面色上也有不同。
阴虚的患者会燥热不安,容易发火,阳虚的患者容易抑郁不欢,经常感到疲惫,阴虚者还容易怕热,出热汗,手心烦热;
阳虚的会怕冷,手脚冰凉,阳虚的腰部疼痛还会因为气候寒冷而加剧,阳虚的面色会比阴虚者面色差,阳虚者面色无红光,阴虚者会比较红润。
肾阳虚和肾阴虚的主要导致原因还是体内阴阳不调所引起的,在平时就要注意调养,保持体内的阴阳相调。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