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经典药方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补肾阴的基础方

方剂歌诀

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传统功效

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随证加减

①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

②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和胃。

《小儿药证直诀》古方

熟地黄八钱 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良方详解现代用法

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茯苓9克。水煎服。现代多为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

现代功效

具有抗肿瘤和抗细胞突变作用,能减轻和对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应激反应作用。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使用注意

脾虚泄泻或湿热蕴结者慎用。

作者经验

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君臣“三补”之药相配,滋补肾、肝、脾,三阴并补,但以滋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

名医案例

某患血痢,胸腹鼓胀,大便欲去不去,肢体殊倦。余以为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归源,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治之渐愈。后因怒,前症复作,左关脉弦浮,按之微弱,此肝气虚不能藏血,用六味丸治之而愈。(明·王伦撰,沈凤阁点校《明医杂著》卷2薛己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出版)

声嘶(慢性咽炎)某男,46岁。初诊:年4月5日。声嘶日久,说话低沉,自觉咽部干涩、疼痛,午后加重,腰膝酸软,手足心发热,小便时黄,舌质白,少津,脉弦细。治用六味地黄丸加味。处方:熟地黄3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蝉蜕10克、桔梗10克、石斛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服药10剂,诸症减轻,再服10剂而愈。(陶晓东《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举隅》,中医药临床杂志年出版第18卷第1期,第30-31页)

选自:《一学就会经典药方》 武建设主编

武建设博士新作:《一学就会经典药方》

  当今讲得最通俗的中药方,重新诠释传统药方的现代应用,针对自身情况,“一人一方”,开启全新求医问药之道。

当当、京东、亚马逊均有售!

武建设医学博士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sy/4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