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男子性欲减退
(一)
肾阳虚衰。
温补脾肾。
紫石黄助阳方。
紫石英3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川椒1.5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菟丝子10克,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虫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国传统性医学》。
(二)
气机郁滞,忧思恐惧太过。
补气益血,温肾宁心。
加味七福饮。
人参适量,熟地6-9克,当归6克,白术4.5克,枸杞子6克,远志1.8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男女科金方》。
(三)
肾精虚损。
补肾填精,清火固涩。
加减地黄丸。
熟地克,山萸肉克,山药克,鱼鳔胶(蛤粉炒成球)克,芡实60克,丹皮60克,茯苓60克,莲须30克,生龙骨(研,水飞净)9克。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9-12克,早晚2次,白开水送下。
《验方新编》卷六。
老年性机能低下
气血虚弱。
补报补血,滋肾健脾。
补阳宿凤丸。
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克,黄柏30克,知母30克,杜仲30克,怀山药30克,怀生地克,熟地克,麦冬克,人参克,当归90克,枸杞子90克。
用10年母鸡1只,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诸药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胎产指南》卷一。
早泄
(一)
虚火迫精。
清热泻火,滋肾养阴。
清肾汤。
焦黄柏10克,生地10克,天门冬10克,茯苓10克,煅牡蛎20克,炒山药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二)
肾气不固。
固肾涩精,健脾助胃。
加减金锁固精汤。
豆蔻6克,五倍子6克,金樱子9克,海金沙9克,龙骨9克,牡蛎9克,焦白术12克,罂粟壳12克,竹叶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医学探骊集》卷五。
(三)
心肾不交。
养心安神。
安神汤。
人参3克,石莲肉12克,莲须3克,麦冬6克,远志6克,芡实6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仙拈集》卷二。
阳痿
(一)
肝气郁结。
解郁通阳。
宣志汤。
茯苓15克,菖蒲3克,甘草3克,白术9克,生枣15克,远志3克,柴胡3克,当归9克,人参3克,山药15克,巴戟天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辩证录》卷九。
(二)
肝胆湿热下注。
清利肝胆湿热。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酒炒)4.5克,炒黄芩8克,栀子(酒炒)9克,当归(酒洗)9克,生地黄(酒洗)9克,泽泻6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柴胡3克,生甘草3克。
上为粗末,水煎空腹服。
《医方集解》。
(三)
肾虚惊怯,心包虚寒,阳事不举。
温心包,举阳痿。
救相汤。
人参30克,巴戟天30克,肉桂9克,炒枣仁15克,远志6克,茯神3克,高良姜3克,附子3克,柏子仁6克,黄芪15克,当归9克,菟丝子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录》卷九。
(四)
肾阴虚损。
滋阴润燥,清热填精。
天一汤。
地骨皮15克,玄参15克,芡实15克,山药9克,牛膝9克,丹皮9克,熟地30克,肉桂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男女科金方》。
(五)
阴阳两虚,心气不足。
养心安肾,起阴壮阳。
起阴汤。
人参15克,白术30克,巴戟天30克,黄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远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辩证录》卷九。
房事腰痛
(一)
肾阳不足。
健脾益气。补肾强腰。
补肾健脾益气方。
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9克,人参6克,生地6克,枸杞子30克,麦门冬15克。
加河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温服。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二)
外感风湿。
祛风利湿。
轻腰汤。
白术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5克,防己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剂。
《辩证录》卷二。
I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见内文。○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