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之古法真义之山茱萸

点击上方“良医之路”不会错过精彩文章哦!

《小儿药证直诀》用地黄丸治疗“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以及“治肾怯失音,囟门不合,神不足……”此二句直接点出地黄丸的治疗方向:先天禀赋不足导致的小儿出生后发育迟缓问题。孕育健康生命的始端在先天之精的充要与否。

先天之精是婴儿未出生时五脏成形和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基础。众所周知,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主水在下,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正常发育的肾藏很像是正月九月之地黄状态,收藏了大量的精华以备养五脏。当先天不足胎体发育持弱,出生后直接面对的就是五脏功能皆不能应付身体发育需要的情况。作为封藏的肾更是入不敷出的亏空状态,此时用地黄填精,就如同应急方案,在脾胃恢复运化后天水谷精微前先补贴肾精之乏,令后天的五脏暂时有精可用,避免出现水涸鱼死的情况。先天之不足,后天以地黄填之,故地黄立足在肾而补五脏为君药。

钱乙将干地黄换成熟地黄,更是突出它的填精补髓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不是山药为君药的原因)

臣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山药(薯蓣)

将这四味药称为臣药,是因为它们在药用上各司一脏,以辅助加强地黄对五脏之精的补充,同时利用自身药性顺应巩固初生后天人体圆运动的循环,使其可以更快的开始吸收贮藏和使用后天水谷精微,以早日摆脱因先天不足导致无精可养的窘境。具体分析如下:(1)、山茱萸木曰曲直,五行描述中只有木直接写出了两个矛盾的统一:曲、直,正对应了阴、阳两端。映射到人体肝为木象,这就突出了肝调一身阴阳的意义。肝上是心火,下连肾水,为水火调济之枢。春生之气,意在生发,阴中含阳。《滴天髓》谓:“甲木参天,脱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炽乘龙,水宕骑虎,地润天和,植立千古”,可见,肝木欲长而参天,必得火放可脱胎而伸,这是肝之用为阳。木体植根土而交通天地,故非茁壮不能驭水火之冲和,此为肝之体为阴。如果是未得先天之精充养的肝木,就犹如萎败不振的树苗,不能担当起交通上下,调剂水火的作用。为了辅助肝木,地黄丸选用山茱萸作为助肝之药。山茱萸是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在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沸水略烫后去核干燥就是药用山茱萸了。《本经》谓其“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川谷。”乍看之下,条文没有一句说出后世公认的山茱萸可以补肝肾不足功效。然而山茱萸味酸入肝,色红寓火可生,果实入药为藏,性平略温,可以看到山茱萸有收有放,有藏有发,且温而不热的特点,正是肝木曲直之象。先天之精不充的情况下,肝之体用皆弱不禁风,此时用药过热则壮火食气反耗竭已亏之精,凉补则肝中所含稚阳受折,生生之性旋即扑灭,性命堪忧,故如吴茱萸,乌药,天冬等皆不可用,唯有山茱萸性平微温,温护肝中一阳之升,有因果实入药暗含天地收藏之意而不伤含精,可见其性格温柔,能徐徐护助肝体和肝用,所以正是在肝之臣药。左路之阳从此向上至离位,阳气通则驱寒热湿痹,温中焦,再看《神农本草经·山茱萸》诸解便明晓了。[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如引用请标明来源于良医之路以及作者名。如擅自盗用将承担法律后果。原创是一种态度,原创更是实力的展现!投稿:qiankunzhongyi

.







































白癫风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syrq/19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