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句广告词——“治肾亏,不含糖”,说的是六味地黄丸,却不知道这个经典的方子是来自于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一开始就是一个治儿科病的药,而且对应也是肾阴虚的病症。
这个时候肯定就有人要问了,老年人日渐衰老肾亏就算了,小孩子刚刚出生哪里来的肾亏呢?
那就要谈谈肾气是从哪里来的了。肾气来源于两处,一是从父母处得来的,是先天肾精,二就是后天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充肾精。
所以小孩子肾虚也就是两个方面——先天禀赋不足和脾胃摄入的养分不够。但主要还是和先天有关,也就是说父母身体虚弱、有肾虚的症状,或者母亲在妊娠期间生过病,这些对孩子的先天禀赋都有影响。也有不少孩子因为后天喂养方式不当引起肾虚,比如长期食用含有较多食物添加剂的零食或者含有激素的食物。
心急的妈妈可能要问了,哪些症状表示小宝贝肾阴虚了呢?
1、《小儿药证直诀》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颅即解,(囟开也,)面色白。此皆难养,纵长不过八八之数。若恣色欲多,不及四旬而亡。或有因病而致肾虚者,非也。又肾气不足,则下窜,盖骨重惟欲坠于下而缩身也。肾水,阴也,肾虚则畏明,皆宜补肾,地黄丸主之。”
简单点说就是囟门闭合迟缓,精神面貌不佳。
2、除了囟门闭合迟缓外,这些症状也可以辅助判断:
五迟: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
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
3、妈妈们还可以对照这个宝贝智能发育的小歌诀:
一月好睡二微笑,三四似识妈妈貌,
五六见人欲扶抱,七八常将妈妈叫,
九十学语开心窍,一岁能表憎与好,
岁半模仿兴趣高,二岁会报屎与尿。
若是宝贝的生长发育明显迟缓,也反应了肾气不足,需要及时纠正。
4、阴虚的症状:盗汗、舌红、手足心发热等
这方子好在哪里?
这个六味地黄丸方中一共六位药——山药、熟地黄、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
虽然只有六位药,但是却是顾及了肾、肝、脾三脏,又以肾为主;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使得滋补不会壅滞。正是因为方中药物配伍绝妙,后世又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更多方子以治疗肾虚且有不同兼证的疾病。
即使六味地黄丸的功效神奇,它也是药物,和食物不同。妈妈们学会了判断,也要在医生诊断后、才能按照医嘱服药哦。
小鱼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