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自年进入中国以来,因其明确的疗效以及可控的副作用而迅速打开市场。在市场的层层包装之下,无论医生还有患者,都容易忽略药物本身可能存在的巨大副作用。年11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官方正式发布了非布司他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安全警报风险,提醒医患们注意用药规范。并且这不是第一次,非布司他正式登上官方风险药物名单。
加、中、美、三国先后警告早在年4月1日,加拿大卫生部就发表过一篇关于"非布司他心力衰竭风险评估"的回顾性分析。,该文唯一引用了WHO全球个例安全性报告数据库系统(VigiBase)相关数据「截止至年3月1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个例安全性报告数据库系统中共有32例可疑与使用非布司他相关的病例报告,其中8例死亡。」
由于病例报告中只是怀疑不良事件与使用非布司他相关,并未明确不良事件与非布司他的相关性,导致此次事件的整体可信度较低。同年6月,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刊载加拿大卫生部官方译文,事件并未引起较大波澜。包括笔者在内,也对此消息都进行了“选择性忽略”。(毕竟就一家之言,小编我也不好抬着这种可信度较低的消息到处乱说是不?!)
不过时隔一年之后,全球医学界的大哥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简称FDA)也发布了非布司他的心血管风险警告,这就有点“钦定”的味道了——大米国官方也认为你非布司他可能有问题!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