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六味地黄作为中成药,需辨证应用,切勿盲目滥用。人体是阴阳平衡状态的最佳表现,乱服补益药可破坏机体的平衡状态。
另外,六味地黄不可作为补剂四季长期服用,如果要作为补剂服用该药,则最好选在秋冬季节,以符合《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宗旨。
我国儿科奠基人“儿医圣手”钱乙原本为治疗小儿“五迟症”,在仲景肾气丸基础上变化药方,创出了六味地黄丸——去掉金匮肾气丸中的肉桂和附子两味药,只保留了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六味药材,既能保证小孩的补肾效果,又没有升阳动风动火的担忧。所以药方上有记载的六味地黄丸最早见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六味地黄丸应用范围扩大,逐渐从儿科淡出,从而留传至今,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
且通过现今高科技的加工融合,中西医理和临床实践结合得出,制成了更精华更方便的中成药,其中佼佼者就有先大药业——六味地黄胶囊。
千古名方
不含糖胶囊剂易吸收浓缩剂型
一次一粒服用方便
生产企业:山西恒泰制药有限公司
销售企业:山东先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0.3克X30粒
主要成份: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三补——
君药·熟地黄:填精益髓,滋补阴精。
臣药?酒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
臣药?山药:双补脾肾,既补肾固精,又补脾以助后天生化之源。
三泻(佐药)——
泽泻:利湿泄浊。防熟地黄之滋腻。
茯苓:健脾渗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
牡丹皮:清泻虚热,并制酒萸肉之酸收。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
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
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实乃滋阴补肾的千古名方。
主要功效: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产品优势:
1.胶囊剂优于丸剂
(1)更精华。一粒六味地黄胶囊相当于12粒六味地黄丸。不仅数量上大大减少,在质量上更少杂质。
(2)更安全。胶囊壳主要成分是明胶,其成分82%为蛋白质。相比丸剂中蜜蜡对胃的刺激,胶囊剂是更健康的选择;且胶囊剂的避光和阻隔效果明显优于丸剂,不但防止药品变质,还阻断了中药气味,更易于携带和服用。
(3)易吸收。胶囊剂的成分使得它在胃里溶解速度加快。
2.原料上均选用道地药材。
3.创新技术,更纯浓易吸收
(1)大孔树脂提取技术使有效成分的含量更纯更高。
(2)微波干燥技术使有效成分不被破坏,颗粒更小,提高溶解度,便于人体吸收。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起效快,疗效高,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的作用,并对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可以调节钙、磷代谢。
六味地黄胶囊(丸)用药案例案例1:慢性疲劳综合征
患者,男,29岁,年5月16日就诊。患者因工作劳累,自觉身体疲乏不适,腰酸膝软,时有耳鸣,口干咽燥,失眠,虚汗自出,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经过全面体检未发现异常,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辨证为肝肾阴虚。予六味地黄丸服用2周后,上述症状消除,后用药维持1个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中医学并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名,然而就病因与临床症状来看,可归属中医学“虚劳”和“郁证”的范畴。《类证治裁·虚损篇》指出,虚劳有五,即肺劳损气,脾劳损食,心劳损神,肝劳损血,肾劳损精。肾劳系指因劳损伤肾所致的病证,本病由于工作劳累出现劳力过度,易耗伤元气,损及肝血及肾阴,故用六味地黄丸对症支持治疗。
案例2:男子不育
患者,男,29岁,年7月18日就诊。结婚3年未育(排除妻子有影响生育的疾患),经过精液检查诊断为少精不育症,应用性激素等治疗半年多疗效不佳。求诊于余,诊见身体偏瘦,腰酸膝软,耳鸣盗汗,口干咽燥,梦多寐少,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证属肾精亏虚,治宜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服2个月后,腰酸、耳鸣等症状均消失。复查精液常规正常,半年后其妻怀孕。
按肾者,先天之本,精藏之所;精中所寓,元阴元阳,阴平阳秘,壮哉种子,男子不育,阳乏阴亏。本案由于肾精不足、元阴亏虚,予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案例3:泌尿系结石
患者,男,28岁,年9月7日就诊。左肾区绞痛伴血尿2d,B超示左肾有0.5cm×0.7cm之结石,左输尿管下段结石0.3cm×0.6cm,左肾中度积水。症见左腰腹胀痛,向下放射,伴有耳鸣盗汗,口干咽燥,梦多寐少,尿黄,尿痛,口干,舌嫩红,苔黄,脉弦细。
辨证:肾水不足,湿热下注。治以补肾滋阴清热利湿化石,药用:金钱草15g,海金砂15g,鸡内金15g,枳壳15g,白芍18g,柴胡10g,石韦15g,甘草5g。煎汁mL,3次/d送服六味地黄丸1丸。2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再服1周后,疼痛消失,小便正常,复查B超,输尿管未见结石,肾盂无积水。
按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结石相当于中医的淋证(石淋)范畴。隋·巢元方认为:“石淋者,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中脏经》认为:“石淋乃虚伤真气,邪热渐强,结聚而成砂……。肾虚,湿热下注,则水液代谢功能失常,浊阴之液凝聚而成砂石”。临床上治予补肾、滋阴、清热之法利湿化石。
案例4:功能性子宫出血
患者,女,35岁,年5月16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后出现月经淋漓不断,量始多后少,色鲜红。伴腰酸膝软,时有耳鸣,口干咽燥,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经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证属肾阴亏虚,冲任不固。治以滋补肝肾,调经止血。方用阿胶10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另包烊化冲服六味地黄丸。3剂后出血止。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功能性子宫出血归属于中医“崩漏”范畴。东恒十书《兰室秘藏》所云:“妇人血崩系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肾系胞宫肾水不足则冲任必伤,以至发生月经淋漓不断,量始多后少。血属阴,阴血越亏、虚火妄动,则崩漏不止,故阴虚为本,崩漏为标,治宜滋水之源以降阴火、止血塞以盈其方,调和冲任,阴平阳秘,其病自愈。投之六味地黄丸,切中病机,效如桴鼓。
案例5:老年性便秘
患者,男,75岁,年10月15日就诊。近1年来大便7d1行,排出不畅,用开塞露后可解出干结大便,现症状逐渐加重,排便间隔时间增至7~10d。伴有腰酸膝软,时有耳鸣头晕,口干咽燥,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弦。用六味地黄丸合麻仁丸,3次/d,服用1周后大便由硬逐渐变软,睡眠改善,继续服用1周,夜能安然入睡,后用六味地黄丸调理1个月。停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肾开窍于前后二阴”,故便秘多与肾有关。老年人年老体衰,真阴最易耗伤而成便秘。正如《景岳全书》所言:“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越来越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老年性便秘之病机以肾阴亏虚、肠道失润为主,临床选用六味地黄合麻子仁丸补肾阴、润肠燥。
案例6:更年期高血压
患者,女,49岁,年8月9日来诊。主诉:烦躁失眠,热气上冲,面红耳赤,头晕耳鸣1个月余。伴有月经紊乱,腰酸膝软,时有耳鸣头晕,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弦。测血压/95mmHg,证属肾气已乏,天癸将竭。宜补肾气益阴精。处方:六味地黄丸,1丸/次,3次/d。半个月后复诊,情绪稳定,焦虑失眠已明显好转,测血压/85mmHg。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2个月,巩固疗效。随访2年后更年期结束,血压正常。
按祖国医学认为,妇女七七断经之年,肾气渐衰,天癸将绝,真阴亏损,阳失潜藏,肝阳上亢故血压升高、月经紊乱,腰酸膝软,时有耳鸣头晕,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弦。因此,更年期高血压的病机特点主要为阴虚阳亢,故选用六味地黄补肾气、益阴精。
六味地黄胶囊联合用药一:高血压
联合用药:六味地黄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终身服药)
联合用药解释: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范畴,此症与肝肾阴虚有关,六味地黄是滋阴补肾名方,亦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经典方剂,研究发现,该方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逆转高血压危险因素。
二:糖尿病
联合用药:六味地黄胶囊+降糖宁胶囊(终身服药)
联合用药解释:从中医的角度讲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其表现为阴虚燥热,六味地黄是治疗肝肾阴虚的基础方,目前在治疗糖尿病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从西医的角度讲,六味配降糖药可以从改善糖代谢。增强糖耐量来缓解糖尿病症状,联合用药还可以在降糖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黄褐斑
联合用药:六味地黄胶囊+维生素E
疗程用药:两个月一疗程
联合用药解释:
中医称黄褐斑为黧黑斑,多因虚火上炎郁结不散或气血不调、气滞血瘀于颜面所致,女性多发。
六味地黄胶囊能滋阴补血,清热凉血,治疗虚症。通过十多年临床观察,六味地黄联合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四:缺钙、骨质疏松
联合用药:六味地黄胶囊+钙片
疗程用药:4周一疗程,建议服用2—3疗程
联合用药解释:肾主骨生髓,骨骼的强健依赖于肾精的充沛,补钙剂只有在肾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转化为活性钙,被人体吸收。所以,要想强健骨骼首先要补肾。六味地黄胶囊滋阴补肾,增强人体的钙吸收能力,搭配钙片效果更好
五:阴虚失眠
失眠多与心烦、自汗或盗汗并见,患者往往心烦易躁
联合用药:六味地黄胶囊+针灸
疗程用药:4周一疗程
联合用药解释:中医解释病因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导致阴阳失调,会有盗汗、失眠现象,同时伴随头昏、健忘,神疲乏力,腰膝痠软等肾阴虚症状。
六: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联合用药:六味地黄胶囊+阿奇霉素片、麻杏止咳片
联合用药解释:“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阴不足,虚火上至肺,伤了阴液,导致肺失去滋润而久咳不止,痰少咽干。根据尤怡、沈自尹、张宏俊等多人临床治疗证实,六味地黄对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良好的效果。
服用六味地黄的注意事项
绝不可滥用 是药三分毒,六味地黄也不例外。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适宜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脾阳虚者不宜服用,否则会导致病证“雪上加霜”。
中医认为,“虚”主要是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的结果。肾虚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功能减退,比如头脑反应慢、性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贫血、憋不住尿、腰腿发软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中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多是因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肾虚。如果本来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破坏人体内各脏器的阴阳平衡。
需慎用的人群:①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服用后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虚弱、大便稀、消化不良者应慎服。老年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也要谨慎。②年轻人或有肝脾湿热、肺热者,服用后会加重湿热,可能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需要慎用。③六味地黄丸不利于解表散邪,感冒时最好不要服用。
疗程要适宜 针对各类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前提是中医辨证为肾阴虚,在服用时间上也应有区别。如更年期综合征要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慢性疲劳综合征建议先用半个月再根据病情调整;若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对于适宜人群,六味地黄丸也不宜连续长期应用。一般主张服用1个月后,停1周;或服用1周,但期间停1~2d。
其他 六味地黄不能与利福平(一种广谱抗菌药)同服,因为其中含有山萸肉、味酸,可析出大量有机酸,同用会增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另外,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时要戒烟酒、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村医困境:回忆无力坚守的村医
?哮喘、慢性咳嗽,警惕这个“真凶”!
?流感高能预警,千万别把它只当普通感冒!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喜欢此文请随手点赞哦!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