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宝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读到了李辛老师的《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干货满满,我把其中提到的中医小知识抄录下来,药方是解决思路,最重要的学会辩证,辩证对了,用药对了,自然药到病除。
首先是要辨清体质,这是中医治疗的前提。李辛老师给出了九字真言:有没有?通不通?定不定?有没有,就是资源有没有?通不通,就是渠道通不通?定不定,就是精神定不定?
三焦自我虚实评估表
三焦
三气
所属系统
表现位置或方式
症状
下焦
属精,为元气
泌尿生殖系统
腰,小腹,小便,下肢等
精力不足,注意力差,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恐惧,怕黑,身体冷虚,足寒,大小便频,大便软或泄,腰酸,性功能下降,多次流产,自幼哮喘,尿床,早产儿……
中焦
中气
消化系统
胃,肠道,肌肉,大便,体力
大便异常,口气重,口腔溃疡,牙龈问题,青春痘,慢性皮肤病,体弱无力,消瘦或肥胖,肌肉不足,脂肪过多,血脂高……
上焦
卫气
呼吸系统
肺,鼻,体表,皮肤,出汗状况
出汗异常,反复感冒,恶风,怕寒,经常打喷嚏,皮肤鼻子过敏……
增强体质的第一张处方
1,不食生冷之物(冰淇淋、冰啤酒、冰酸奶),不空腹喝大量果汁、吃水果,。保护中焦脾胃,增强抵抗力,改善肤质。
2,饮食清淡,少食辛辣、油腻、烧烤、烟酒,晚餐适量,慎食牛奶。减少体内湿热淤积,减少中焦和身体内部的或者说深层的淤滞。保护肝脾,醒脑清心,舒畅情绪,轻身美容。
3,每天泡脚10~15分钟(虚人泡到身体温暖即可,以不出汗为佳),每天散步40~60分钟,或慢跑15~20分钟。运通三焦气血,温养疏通经络,减轻淤滞。
4,22点以前睡觉,睡前1小时不看电视、电脑,不打电话,不打游戏收敛神气、助眠;养心,保元气。
5,练太极、五禽戏、传统武术、瑜伽、站桩等在不消耗过多能量的情况下,疏通经脉,改善循环,聚精养神,提高机体免疫力。
6,静坐,从志意过用,即“耗”的精神状态,调整到精神的“收、聚”状态,达到安神定志,调柔身心。
7,多接触自然、土地、植物、新鲜空气,尽量减少看电脑、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帮助经络打开,清心明神,和自然能量交流,保养精、气、神,改善情绪。
8,不看恐怖片和类似的讯息。保持精神的稳定性,避免神气干扰,变生杂病。
李辛老师提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病是正常的;第二,要从每次生病中学习;第三,安心,静心的状态很重要。我认为这三点非常精简有力,人的一生总是会生病的,尤其是孩子阳气充足,身体会主动对抗病邪,从而慢慢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统。作为父母,我们要欢迎孩子每一次生病,学会观察和记录,摸索出规律,不浪费每次生病。父母安心静心的状态很重要,而不是孩子每次生病都心急火燎地甩手给医生,甚至是互相埋怨引发家庭争吵,这对孩子的康复是百害无一利的。
以下为《讲记》提到的中医小知识:
一,参苓白术丸。可柔和地调理脾胃、增加中焦能量,适合脾胃比较虚弱的体质。
二,乌梅干姜汤:乌梅一个,干姜5克,熬水饮用,用于调理脾胃虚寒,本虚假实的便秘。
三,附子理中丸:增加中焦的能量,可以调理虚性的便秘。容易上火的虚寒体质,必须在服药的同时增加运动,比如每天慢跑20分钟,或者每天散步1小时,帮助身体疏通消化补充进来的能量。
四,八珍糕:调理脾胃。八珍糕的配方有很多种,这是其中的一种,茯苓50克、莲子肉50克、薏苡仁50克、山药20克、芡实20克、炒白扁豆20克、白术10克、陈皮3克、砂仁1克,气虚可加人参或太子参适量。以上这些打粉,掺入大米粉等蒸制成米糕食用,或直接煮着喝,取一平匙药粉(大约10克),用冷水调匀,煮沸即可关火,待温服用,每天1~2次。也可以加在米里一起煮饭或粥。
五,小孩尿频,尿床,或手脚冷的简单调理办法:1,双手搓热后,轻搓孩子后腰,每天搓一次。这是最柔和的补养方法,尤其适合于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孩子。2,用艾条灸命门,肾腧穴。艾条性温,对于虚寒体质的孩子尤其合适。3,增加孩子定量户外运动,对上中下三焦的调理有好处。
六,下焦虚,偏热体质用六味地黄丸或五子衍宗丸,偏寒体质用桂附地黄丸。
七,中焦瘀滞,可以用平胃散或保和丸。平胃散的特点是偏辛温,适合受寒,吃生冷或平时脾胃比较寒的情况。保和丸适合一般的消化不良,作用偏胃部。
八,夏季小茶方:苍术6克,荷叶3克。这个茶可以每天喝,对于消化不良或吃肉多,舌苔厚,皮肤长东西的,可用来轻轻梳理中焦。
九,孩子中焦虚,可以每天艾灸中脘,足三里穴各20分钟。下焦虚,可以灸神阙,关元穴,或者再加两侧的肾腧穴,最后再加一个太溪穴。
十,安神小茶方:朱茯苓10克,生甘草2克,生龙骨15克,泡水喝。这个方子比安神丸更适合脾胃虚弱的孩子。
十一,虚的小孩一般发不了太高的烧。小孩子身体越好越结实,发起烧来就越高。
十二,家长要经常留意小孩子的舌苔。
十三,当人体生病,正在修复的时候,别添乱,吃得要尽量简单,容易消化。
十四,当孩子发烧很高的时候,用中药,西药退烧或者刮痧都可以,但中医不赞成使用冰袋。
十五,抗过敏药最好少用,它会抑制身体的反应,掩盖症状。
十六,长期皮肤过敏的是三焦都有瘀滞,爆发在上焦。可以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能行气化湿,运中焦,还能补中焦。
十七,运动很重要。运动能让身体主动运转起来,合理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做操等能够让全身的大小脉络通畅起来。
小菜妈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