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空腹不能吃药?这些小问题,可是难倒了一堆人。
但其实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时间,不同的喝水量,甚至服药时的姿势也是有讲究的。
如果服药方式不对,不仅药效无法正常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危险。那么这药到底应该怎么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先吃饭还是先吃药?空腹、饭前、饭后、随餐服用,是几个常见的服药时间节点。
掌握吃药时间点,弄清楚服药和吃饭的顺序,就可以减少药物对胃的伤害,同时保证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空腹服用泻药和补药空腹:
饭前:1~2小时以前
饭后:2~3小时
空腹服药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食物对药效的影响,利于药物的吸收。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空腹服用:
泻药、补益类中药、头孢氨芐、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饭前服用胃动力药饭前:
吃饭前15~30分钟内某些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小、饭后服用会影响吸收的药物;保护胃黏膜或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建议饭前服。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饭前服:
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抑制胃酸的药物奥美拉唑等。
饭后服用大部分药饭后
饭后15~30分钟,并非饭后马上吃。
大部分药物都可在饭后服,其目的有二:一是为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二是有些药物在餐后服用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以下药物通常需要饭后服:
刺激胃肠道的药(吲哚美辛、硫酸亚铁、苯妥英钠、甲硝唑、阿司匹林、多西环素等)以及脂溶性的药物。
随餐服用部分降糖药和抗真菌药随餐
在吃饭的同时服用药物,通常会在药物说明书里注明。餐中服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药效,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也是为了减轻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以下药物适合随餐服用:
阿卡波糖等降糖药、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如卡维他洛)、某些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缓释片)。
10个常见的服药错误“1日3次”=“三餐前后”错误一“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做出的规定,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只有按每八小时服药一次,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
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集中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影响药效,还会给人体带来危险。
躺着服药错误二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在食道壁上,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等症状,甚至可能会损伤食道壁。
所以,服药最好是站着或坐着。
干吞药片错误三很多患者在服药时,为了省事有时候就不喝水了,而是直接将药物干吞。
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会在体内代谢后引起结石,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掰碎药片或水溶后服用错误四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把药物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所以,除非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上标明,否则都不要这么做。
以上仅针对西药,服用中成药时则有所不同。
例如:常见的大粒丸剂,就需要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加速药效的产生,还可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送服。
用饮料送服错误五牛奶、果汁、茶水等各类饮料,通常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预估的危险。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
3种特殊情况:
以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
以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
以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对着瓶口喝错误六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
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药物的变质;另一方面是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其最佳药效。
同服多种药错误七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很难避免了。
意外怀孕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
甘草片等止咳药,可能影响心脏病药物的疗效。
所以,同服多种药物时,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切忌自行随意搭配、停药或换药。
喝水过多错误八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时,一小杯温水就足够了。止咳糖浆等药品,建议服用后5分钟内都不要喝水。
服药后马上运动错误九服用药物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药物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就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促进药物吸收。
马上运动会让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致使药物的吸收效果大打折扣。
不注意饮食禁忌错误十一般医嘱会附带用药期间的饮食禁忌,请大家一定要遵守。
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服用止痛药后再喝酒,可能会伤肝。
汉中科普投稿信箱:hanzhongkepu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