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也是一年中最适宜养生的季节。俗话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到了冬天就该养肾了,人的阳气盛衰,往往标志着机体生理功能活跃的程度。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民间有俗语“冬令进补,开春打虎”。
冬季养生重在养肾,在进补的同时我们也要养肾,来年春天才有打虎之力。为什么要在冬季补肾呢?
肾主藏
冬季补肾是比较传统的食补观念,之所以选择在冬季补肾,是因为冬季属于藏的季节,在冬季时,到处都是枯树,很多动物也冬眠了,说明至少在表面上,看不到自然界的生机了,其实,这些生机并没有消失,而是被藏起来了。进入冬季后,人体的阳气也会下降,这些阳气并不是消失不见,而是藏于肾脏,就因为肾主藏的缘故,所以需要我们在冬季补肾,这样才能起到养肾的效果。
提阳气
冬天气候比较干燥,气温也很低,尤其是北方地区,温度会达到零下十几度,甚至零下几十度。而人体进入冬季时,体内的很多阳气都被藏了起来,阳气如果不足的话,血液循环速度就会降低,从而抵御不了寒气的侵袭,这就容易长冻疮,所以,冬季补肾,可以提升阳气,从而预防冻疮。
那么冬季如何补肾呢?每年随着传统的冬令进补进入旺季,有不少人会青睐于膏方。用于冬令进补的传统膏方一般以补益之品为主组成,强调的是补益,本身含糖量高,因其滋腻之性而给胃肠带来极大负担,对于现代人是否适合呢?现代人因为营养过剩,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如果不科学分析自身体质状况,一味强调补,反而徒增其害。
对此,冬令进补当以辨证论治为法,调整补益为要,寓补于调中,建议可采取丸药进补法。如阴虚者常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麦味地黄丸,阳虚者常用桂附地黄丸,气虚者常用补中益气丸、参芪丸,血虚者常用当归丸,气血两虚者常用十全大补丸、八珍丸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佛慈制药独家生产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参茸固本还少丸”,采用人参、鹿茸、阿胶、龟甲、熟地黄等65味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补肾助阳,益气固体,填精止遗,强筋健骨,主要有强壮、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改善性功能等作用,百年前便有“打虎状元丹”的美誉。不但能够达到调补的目的,而且不至于滋腻碍胃,更加适合于消化吸收功能差等不适合服用膏滋方的人群。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养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