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尹周安
课件制作:罗成宇谢婷
图文编辑:尹周安
(原创课件图片:罗成宇)
说起六味地黄丸,相信大家脑海中马上想到的就是那句经典的广告词--“治肾亏,不含糖,九芝堂浓缩六味地黄丸”。。。这广告词真的是很响亮,给这个传统的古方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也给九芝堂这个百年老字号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但长期以来,大家对于六味地黄丸的处方来源,功效主治,适应病症,注意事项等存在诸多“误读”,今天有请一笑堂主人尹周安老师来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六味地黄丸,细数一下“这些年,六味地黄丸被“误读”的那些事。。。”
(图片来自网络)
误读一:六味地黄丸乃“仲景之方”
六味地黄丸,其实是宋代儿科鼻祖-钱乙所创立,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六味药物所组成,以地黄冠以方名,以丸剂的形式组方,故名六味地黄丸。
(原创课件图片:谢婷)
大家一听六味地黄丸这方名,有“地黄”二字,很容易联想到“桂附地黄丸”,而桂附地黄丸的药物组成与张仲景的肾气丸相同,所以老百姓就把六味地黄丸当做是“仲景之方”。
加上仲景的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在药物组成上也相近(肾气丸比六味地黄丸组成上多桂枝、附子,肾气丸用的是干地黄,六味地黄丸用的是熟地),甚至配伍结构相似,都是“三补”(地黄补肾,山萸肉补肝,山药补脾)配“三泻”(丹皮泻肝,茯苓泻脾湿,泽泻泻肾浊),大家把“六味地黄丸”当做仲景之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从学术严谨的角度而言,我们不能夺钱乙之“爱”成就仲景之“美”。
(原创课件图片:罗成宇)
误读二:六味地黄丸通治“肾虚”
六味地黄丸的确具有良好的“滋阴补肾”之功效,具体体现在君药熟地之功效上:熟地,补肾填精,长于滋阴补肾,九蒸九晒之后,滋补肾阴之功效更是倍增;加之熟地在方中的剂量独重--用至8钱,远重于其他药物,在剂量上牢牢的巩固了熟地在方中“江湖老大”的地位,同时也定下了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主基调。
(原创课件图片:罗成宇)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方剂讲究的就是配伍,讲究的就是“增效”;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不仅仅有熟地的“坐镇”,还有山萸肉补肝敛精(防止肾精外泄--如遗精,盗汗等),此乃乙癸同源,肝肾同调之法);山药“健脾补虚,涩精固肾”(《景岳全书》),脾肾乃先后天之关系,此乃补后天助先天,脾肾同治之法。补肝,补脾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补肾”,这就是六味地黄丸配伍结构上有名的“三补”。
(原创课件图片:谢婷)
六味地黄丸不仅在“三补”上配伍巧妙,在“三泻”亦为称奇:方中的丹皮清泻相火而制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脾;泽泻泻肾浊,以助熟地更好的补肾填精。这就是六味地黄丸配伍结构上有名的“三泻”,三泻配伍的目的是助三补,滋补肾阴。
(原创课件图片:罗成宇)
小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之功效给各位看官给“道明白”了,言归正传回到这个话题--六味地黄丸是不是通治肾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小编首先得给大家普及一下“肾虚”的知识:
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故中医之谓肾虚,其实是包括了肾阴(精)虚,肾阳(气)虚。
六味地黄丸针对的是肾阴精亏虚之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足跟疼痛,小儿囟门迟闭等;肾阴不足导致虚热内生(还没有达到“阴虚火旺”的程度)症见盗汗,遗精,消渴,手足心热,口干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图片来自网络)
总而言之,六味地黄丸针对的是“肾阴精亏虚之证”,而不是针对肾阳(气)虚证。
肾阳气虚证,除开腰膝酸痛之外,还有夜尿频多,下肢浮肿,阳痿,形寒畏冷,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
因此,各位在选择六味地黄丸时,一定要看看是否属于肾阴精不足,不能单凭“腰膝酸软”就定为“肾虚”,还要看看体质,鉴别一下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之别,如此选药,方才安全有效。
如果自己把握不了呢,建议还是求助于专业的中医医师吧!
(原创图片:逯晶老师拍摄)
误读三:六味地黄丸是中老年人的“专属”
这是对六味地黄丸最大的“误读”,大家只知道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之品,却不知道最初钱乙创立该方,就是受到了仲景金贵肾气丸之启发,减去肾气丸中桂枝,附片而成(先后肾气丸,后有六味地黄丸,不能说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桂枝、附子而成),从而使该方专注于补肾填精,就是用于治疗小儿先天疾病--五迟五软,囟门迟闭等证,因为此类疾病,多半是先天不足,肾阴精亏虚所致。
看来,钱乙最初设立此方是为儿科疾病而设立,不是为老年人肾虚而立方,只是因为该方滋阴补肾效佳,后世医家逐步扩大其临床运用,从儿科拓展到内科其他领域。
(图片来自网络)
小编再次帮钱乙申明--六味地黄丸最初是为儿科立方,不是为中老年人所创立,大家不要忘本--可以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诸证。这不,有一次我去药店买六味地黄丸给小孩子服用(身高发育迟缓),药店营业员一听说是给“小儿服用”,脸上不悦,非常“鄙视”的丢出一句:六味地黄丸是给老年人肾虚吃的,哪有给小孩吃六味地黄丸?,我哭笑不得,可见六味地黄丸被大家误读为中老年“补肾之专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自网络)
误读四:六味地黄丸服用“百无禁忌”
六味地黄丸,药性平和,疗效满意,深受百姓欢迎。在当前“中医养身保健”盛行之际,一笑堂主人提醒大家,“是药三分毒”这是常识,“因证选方”这是原则,不得滥用,更不能把六味地黄丸当作保健品一样,人人皆服,四季皆宜。
长此以往,中医养生保健的原则和理论就会被误读,被抛弃,损害的是百姓对中医的信任,因此奉劝那些盲目开中成药的那些大夫们(医院开中成药已经蔚然成风,这里没有贬低西医之意,只是强烈建议西医同行们不妨也了解一下中医的常识,了解一下中成药的中医禁忌再来用药,效果会更好)!
(图片来自网络)
六味地黄丸常见的禁忌症:
1肾阳虚证或者肾阳虚体质之人:阳虚多外寒,形寒畏冷是常见表现。除开腰膝酸痛之外,还有夜尿频多,下肢浮肿,阳痿,形寒畏冷,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这要选择肾气丸而非六味地黄丸,如果肾阳虚之人误用六味地黄丸,不但病症不会缓急,反而会加重病情。
2脾虚便溏之人:脾虚之人,运化不及,容易导致大便溏稀,六味地黄丸中熟地,山萸肉皆为滋腻之品,容易碍胃,加重便溏或者腹胀,因此脾虚便溏之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3痰湿痰饮之人:素体痰湿,痰饮之人,如咳嗽,咯痰,或者形体肥胖(肥人多痰),下肢浮肿等更是禁忌之证。
4湿热或痰热之人:湿热或痰热,清代医家吴鞠通反复强调“禁滋腻阴柔之品”,否则“如油入面,难解难分”,口干口苦,舌苔黄白厚腻,大便粘滞腐臭等皆为湿热或痰热之象,禁用六味地黄丸。
由此可见,六味地黄丸最佳适合肾阴精不足证,其他的皆不宜。
欲知地黄丸家族系列方如何使用,敬请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