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口臭,保和丸归脾丸六味地黄

中医认为,引起口臭的原因主要以胃火为主,胃腑积热,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胃肠出血、便秘等引起口气上攻及风火或湿热所致,也可是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因齿为骨之余,属于肾、足阳明经络于上龈,手阳明经络于下龈,故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而出现口臭。

目前市面上用于治疗口有异味的中成药不胜枚举,因用药方便广受欢迎。在推荐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辨证论治,如此才能药到病除。

而辨证论治的要点在于分清虚实,实证以实热、食积、气郁为主;虚证以脾胃虚弱、肾虚为主。

实证

胃热上蒸

口臭,口渴喜饮冷,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胃泄热。

黄连上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三黄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图文无关

痰热壅肺

口气腥臭,胸痛胸闷,咳嗽痰黄粘稠,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宣肺。

羚羊清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鱼腥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肠胃食积

口中酸臭,腹部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稀或解之不尽感,小便短少,舌淡苔厚浊腻,脉滑。

消食化积导滞。

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鸡内金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肝火犯胃

口臭,伴有嗳气吞酸,胃部胀满或疼痛,两肋胀满,纳呆,舌红、苔黄、脉弦等。

疏肝理气,清泻肝火。

龙胆泻肝丸,每次~2丸,每日2次口服;丹栀逍遥丸,每次6~9克,每日2次口服。

图文无关

虚证

脾胃虚弱

口臭、纳呆、乏力、怕冷、易疲劳、大便稀等,舌淡、苔薄白、脉细。

补脾益气。

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归脾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图文无关

肾阴亏虚

口臭、牙齿松动、腿膝酸软、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容易出汗、面部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补肾泻火。

六味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次口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syrq/61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