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津滋养,甚比六味地黄丸

唾液,又称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在中医眼中,它宝贵得不得了。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得一分生命。

舌心中为“聚泉穴”,唾液在吞咽过程中,刺激该穴,可以清散风热、祛邪开窍。古代养生家们认为,经常吞咽唾液可以濡润孔窍,和脾健胃,滋养五脏,滑利关节,补益脑髓,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咽津养生法,亦称“赤龙搅海”、“胎食”,在中医养生保健十法中就有咽津一法。

吞唾液还有一个专门的歌诀:

一咽二咽,气入丹田;

三咽四咽,云蒸露甘;

五咽六咽,内景充实;

七咽八咽,肾水上升,心火下降;

九咽加一咽,真气充实,气通三关;

常年锻炼,寿可百年。

唾液养生法,传说为西汉蒯(kuǎi)京所创,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曹操问皇甫隆为什么一百多岁了还体力不衰?皇甫隆答,蒯京活了一百多岁依然耳聪目明,齿洁如玉,头脑机敏,身如壮年,靠的是清晨起床前叩齿和咽唾液,我是学了他的经验而长寿的。

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很是推荐此法,用此法来治疗阴虚火旺之人,功效等同于今之六味地黄丸,甚至比六味地黄丸还要好!

而唐老有一套自己的咽津5法,更适合现代人。

1、起卧咽津法:即睡觉前或起床后,用舌尖顶腭,紧闭牙关,稍作休息,等唾液满口时,低头缓慢咽下。

2、深呼吸咽津法:舌顶上腭,仰卧于床,作腹部深呼吸,等津液满口时,慢咽腹中。

3、入静咽津法:排除杂念,静坐不语,心清如镜,念及丹田,舌顶上腭,牙关紧闭,等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

4、漱口咽津法:用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搅动,等唾液多时,用其漱口后,徐徐咽下。

5、无规则咽津法:随时都可以咽津,没有定规,只是不要津液满口时下意识下咽,而要入丹田而缓咽。

“口水”不仅在中医看来很宝贵的,现代医学也表明,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和十多种酶和近十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以及有机酸和激素。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体的造血机能,延缓身体组织器官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经常有意识地咽下,能达到健身强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经常吞津也有很多好处

1、冲洗作用

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2、润滑作用

口水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润滑柔软。

3、止血作用

口水能促进血液凝固,口内外伤或拔牙后引起出血时口水可帮助止血。

4、稀释作用

当酸、苦等刺激性东西进入口腔时,口水分泌增加,把它稀释,便于吐出或咽下。

5、抗菌作用

口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通过不同机理,产生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龈发炎。

6、治伤作用

口水中有一种神经生长素,这种生长素能显着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能加速烧伤皮肤的愈合。

7、消化作用

口水中含有大量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使之易被吸收。

8、抗衰作用

口水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唾液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syrq/62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