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来上一碗热乎乎的牛肉汤,那滋味才叫美。
但是近日,浙江一急诊科一夜之间来了11位患者,全都是喝了牛肉汤以后上吐下泻……
牛肉汤不是补气血之首选,秋冬养生佳品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是食物中毒?
NO!NO!NO!
其实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患有胆结石。不仅是牛肉汤,这些患者要是喝了鸡肉汤,羊肉汤也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这些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非常容易诱发胆结石,同时对肾脏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从而引发肾脏疾病。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是切记不同体质不同补法,冬季进补因人而异!
忌凡补必肉
肉类的营养价值不用多说,但是肉类不易消化吸收。如果肠胃不好,吃过多的肉类不仅起不到补的功效,还会让胃不舒服。
而且肉类在消化过程当中产生的某些“副产品”,比如说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这些又通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忌虚实不分
中医进补的原则之一:虚则补之。但是虚症根据症状的不同又可以分为:
气虚证:常见证候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气虚当益气,此证可选用补中益气丸、黄芪、党参等。
血虚证:常见证候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血虚当补血,此证可选用浓缩当归丸,归脾丸、阿胶等。
阴虚证:常见证候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虚当滋阴,此证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药物。
阳虚证:常见证候有面色皑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阳虚当壮阳,此证常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等药物。
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食疗养生虽然不像是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寒热性是一定要分清楚的,否则乱服药膳,会得不偿失。
忌过度进补
秋冬进补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大鱼大肉吃多了,容易使人肥胖并且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等疾病。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用药、养生内容,点个“在看”,健康常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