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整体,许多时候、许多疾病,我们人体是可以自愈的,靠的就是我们人体的自疗秘方。比如,我们人体本来就自带“六味地黄丸”。
所谓人体自带“六味地黄丸”就是指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然谷穴、行间穴、大都穴这六个人体穴位。
其中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可以补益肾、肝、脾,属于三补;然谷穴、行间穴、大都穴可以泻肾、肝、脾之火、湿,属于三泻。以上六个穴位配合起来,便组成了人体自备的六味地黄丸。
三补1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后方和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按摩太溪穴既能补肾阴,又能补肾阳。
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可以滋肝阴,也可以抑肝阳。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太冲穴可治疗高血压、失眠、呃逆、耳鸣等疾病,效果尤为明显。
3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是脾经的原穴。可以补益脾胃,治疗脾胃虚弱。临床常也可用于治疗局部关节疼痛,尤其是痛风性关节炎。
三泻1然谷穴位于内踝前直下一寸,是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此穴能够通络止痛、滋阴降火,尤其是降肾之虚火,而且对男女生殖泌尿系统、肾与膀胱、心肺、咽喉、足跟等部位的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2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属足厥阴肝经的荥穴,清泻肝火力强,有医家用其治疗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且疗效显著。
3大都穴位于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为足太阴脾经荥穴,因本穴五行属火,火穴可泄热,故本穴可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也有研究证明,其治疗中风偏瘫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较好。
以上六个穴位的按摩养生法我们都可以尝试,尤其适用于肾阴亏损的患者,有潮热盗汗、遗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朋友们不妨试试。
都说“是药三分毒”,穴位则不同,穴位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优点,因此不用担心像服中药一样带来滋腻的副作用。仅用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然谷穴、行间穴、大都穴六个穴位就可以获得与六味地黄丸类似的功效。知道了这些,六味地黄丸我们可以不用去药店买,试着在自己身上找找。
特别说明⊙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责任编辑:小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