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觉得,全中国人都知道六味地黄丸是干啥的?可从中医专业的角度来看,六味地黄丸,不是您想象的那样,想吃就吃。看完这篇文章,下次可不能任性哦!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六味地黄丸从何而来!
六味地黄丸
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中华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正如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食材的道地,和火候的掌握是成就美味的根本,药材也是如此,道地药材和制作工艺,都是保证药效的关键。
南京同仁堂六味地黄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怀地黄和怀山药(四大怀药)。怀地黄则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只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质原料,再将生地黄以黄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酒蒸酒制;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药材“杭萸”,含核量控制在1%以内;丹皮只用安徽地产“凤丹皮”等。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从源头用好材制成。
南京同仁堂金装六味地黄丸
粒装,一盒服用一个月
南京同仁堂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六味地黄益肾肝,萸山茯苓泽泻丹,腰酸头晕又耳鸣,遗精盗汗潮热安。
其实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不止说明书上的几种,一些权威文献对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有着更多的记载。
中医内科学P页
1.降血糖作用;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3.保肝减毒作用;
4.抗衰老作用;
5.调节内分泌作用;
6.改善脑发育作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者为主。
结核(肺结核常见)
除咳嗽外,发热为最常,见症状(37.4℃~38℃的低热)多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部分患者有倦怠乏力、盗汗等。
1.结核病的重要治疗性用药。
2.有效改善结核病的潮热、盗汗症状。
异烟肼(雷米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六味地黄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症状主要有:易激动、烦躁失眠、心悸、怕热、乏力、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女性月经稀少。
1.“阳胜则阴病”
2.连续服用一个月明显改善甲亢不适症状
赛治(甲巯咪唑)+六味地黄丸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出汗(潮热从胸前开始,涌向头部,面部发红,然后出汗;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吵架、好哭、自己不能控制)。
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90%的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
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与机体老化交织在一起导致。
1.六味地黄丸有明确的调节内分泌作用;抗衰老作用。
2.有效缓解更年期潮热、脸红、易激动;长期服用可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
尼尔雌醇+六味地黄丸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型功血为最常见的一种功血,约占功血的90%。多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多因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气候骤变、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因素。
其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表现有短期停经数周或数月,然后发生出血,血流量往往较多,持续2—3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也有周期尚准,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出血多或时间长可出现贫血。
1.六味地黄丸有明确调节内分泌作用和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2.对于月经量多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乏力+六味地黄丸
高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调整阴阳,以滋阴潜阳、滋养肝肾为主。
对于阴虚阳亢(疾病、体弱致肝肾阴虚,阳气亢进,带动血压升高发病)以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为主症,兼头重脚轻、口燥咽干、乏力等症;肾精不足(多因年老体衰,气血阴津日渐亏虚,或久服西药利尿剂而伤阴,或久病不愈、久病多虚,阴不制阳,阳气生发,升高血压)以心烦不寐、耳鸣腰酸、心悸健忘、失眠梦遗、口干口渴、身体瘦弱等症。
西药降压药(尤其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六味地黄丸
西药降压怕伤肾?
增效保肾用六味!
南同苏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