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千年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我国中药行业已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
目前我国的中药生产已从传统的“前店后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中药产业,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亿元,中药生产企业达到近家,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约占整个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3。中药出口近五年年均增长20%以上,中药出口已覆盖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药品牌的国际影响在不断扩大。
全世界现有30多万家中医诊所,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医学科学殿堂也有3万多家中医诊所以及十几所中医药大学。“这是因为中医是一门试验科学,是可以治病的,在讲究实用主义的西方世界里,只要能治病就是好东西。”中医药知识、文化的传播,对于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随着中医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国外的实践推广,中医在欧洲成功实现了转身,从“民间医生”转变为“受到国家认可的正规医学”,甚至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时,还被视为“最好武器”。
今天,我们来感知传承千年的中医药灿烂文化,盘点一下“千载中药宝库中TOP10不朽传承品牌”。
NO.1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由乐显扬始创于年(清康熙8年),是中国中药行业最负盛名的老字号,是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年同仁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年,同仁堂获中国政府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奖”。同仁堂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名药有: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局方至宝丸、苏合香丸、参茸卫生丸、女金丸、再造丸、紫雪、虎骨酒、乌鸡白凤丸、消栓再造丸、安神健脑液、牛黄解毒片、活血通脉片、枣仁安神液、愈风宁心片、国公酒、骨刺消痛液等。
NO.2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原名“百宝丹”,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创制于年,是我国著名的国产成药。云南白药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蜚声海外,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年,云南白药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配方列为“卫生部国家绝密级”。“云南白药”商标于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对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问世百年来,都是以散剂供应市场,因为散剂有不易掌握剂量、吞服口感不适的缺点,今天的云南白药除散剂外,还开发出胶囊剂、酊剂、膏剂、气雾剂等。
NO.3片仔癀
源于明宫廷秘方的漳州片仔癀,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以独特的消炎、解毒、镇痛、保肝等显著疗效及保护健康的功能而深受国内外患者的赞誉,被誉为“国宝神药”。“片仔癀”商标于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年入选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片仔癀系列产品首批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片仔癀的处方、工艺属国家绝密级秘密,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片仔癀大量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年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连续20多年出口居中国中成药外贸单品种第1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符号”。
NO.4东阿阿胶
据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年的历史,东阿阿胶历来名冠天下,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年“东阿”牌阿胶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是全国阿胶厂家中唯一3次荣膺国家金质奖、唯一荣获传统药“长城”国际金奖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的品牌。在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居全国补益中药之首,提及率、最常服用率等指标全国居首,并在国内十大补血品牌中“第一提及率、最常服用率、尝试率、品牌忠诚度等7项指标高居榜首。
NO.5广誉远
山西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年),其间历经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山西中药厂、山西广誉远等十几个商号药厂更迭。在清代曾与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四大药店”,年成为首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誉远主导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现为国家级保密品种。“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广誉远拥有丰富的产品,有丸剂、胶囊剂、酒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煎膏剂共八个剂型,继承着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种中药古方及炮制工艺,从方剂、配伍、选材、炮制等诸多方面,承载并展现着中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巨大价值。
NO.6胡庆余堂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系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清同治十三年(年)创建,地处杭州清河坊,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系徽派建筑风格之典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专业博物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分别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厅,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和药膳餐厅等五大部分组成。多年,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药号也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是全国唯一一家首批双国宝单位。胡庆余堂全面继承了南宋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药技艺和行业规范。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至今仍继承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
NO.7九芝堂
长沙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年(清顺治七年),由江苏吴县人劳澄在长沙创建,距今已有余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老字号,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的南药瑰宝。年2月,“九芝堂”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年9月,“九芝堂”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年6月,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多年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对外经贸由港澳、日本,扩展到韩国、东南亚以及欧美地区。名药有:驴胶补血颗粒、斯奇康、浓缩丸系列、裸花紫株片、乙肝宁颗粒、足光粉、补肾固齿丸等。
NO.8雷允上
清雍正十二年(年),吴门名医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开设了诵芬堂老药铺,始创雷允上药业,年(清咸丰十年)开设“申号”于上海新北门,逐渐成为上海国药扛鼎企业。雷大升生前著有《金匮辨证》、《要症方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由于他医术高明,治病有方,于是“雷允上”名声遍闻苏州,蜚声杏林。今天的雷允上从中药产业链源头GAP规范标准入手,严格原药材采购控制,拥有国家GMP规范要求的中药产业化制造基地,能生产20多个剂型多个品种。拥有包括中药材、中成药、保健品和名贵参茸等在内的强大的专业营销网络,辐射全国,足迹遍及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名药有:六神丸、雷氏珍菊降压片、雷氏炮天红酒等产品,在海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
NO.9潘高寿
“潘高寿”品牌,由潘百世、潘应世兄弟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年),现隶属于广州药业集团,是广药集团旗下广州药业的核心企业之一,是以生产止咳化痰药著称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各类名优产品40多个,其中中国首创的治咳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蜜炼川贝枇杷膏等为企业四大支柱产品,这四大支柱产品伴随着“潘高寿”跨越一个多世纪,经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NO.10陈李济
广州陈李济由广东南海人陈体全和李升佐创立于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比外国最早的制药企业德国默克还要早68年,比浙江人乐显扬创建的同仁堂还要早69年。这是一家拥有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最古老的正在运营的制药厂"。年后,陈李济药厂被国家命名为“中华老字号”,“陈李济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建成广州地区首家中药行业博物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专门选择“陈李济”的蜡壳丸生产工艺,拍成电视录像片,向全世界广为推荐。四百多年里,陈李济在继承历代古方验方的基础上,研制生产数十种中成药,包括膏、丹、丸、散、茶、酒等,销售遍及南北大地,远至东南亚各国。药效之灵,制品之精,可谓无人不知陈李济,有口皆碑杏和堂。
最后,小编也要提一下:
经过精心筹备,瑞年聚元堂也将在近期开业啦,
相信瑞年20年用心做事的态度,
一定会在吸取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
把其中最好的精髓继续传承下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