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妙用治痛风

历节风者风寒所侵

西医学之痛风,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继发症;据《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载,中医之痛风是广义的历节病,又名白虎风、痛风。痛风之名,始于李东垣、朱丹溪。

《圣济总录》卷十云:“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所历之节皆悉疼痛

痛风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多由肝肾不足而感受风寒湿邪,入侵关节,积久化热,气血郁滞所致。如因寒湿偏胜,则以关节剧痛不可屈伸为主证,如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患。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

寒湿外侵流注关节

如不幸患上此症,应如何治疗?集萃堂中医馆莫云医师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李先生,49岁,双膝关节痛三年,加重一个月。三年前李先生由于一次工作需要,在寒冷气候中野外作业而致双膝关节疼痛,至今不愈。近一个月,他又反复在水中作业,又致膝关节疼痛加重,屈伸困难、局部畏冷、得温痛减。曾在别处求医,久治无效。得知集萃堂中医馆莫云医师善治疑难杂症,遂前来求医。

聚而成毒损及脾肾

查体:面色萎黄,两膝肿大,左甚于右,两足发冷,两膝疼痛,屈伸为难。血尿酸高。

刻诊:舌质淡红,苔白腻,现齿印,脉弦沉。莫云医师指出李先生素体阳虚,寒湿外侵,流注关节,经脉不通。

辩证:“要治病,当先辨明病在何经,随证治之。”这是莫云医师常提的辩证观点。历节病,病在三阴合太阳,又在太少两阴合太阳,故治则应以温经助阳、祛风除湿为要,以表里同治为要。此症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久则壅塞三焦,即“痛风性肾炎”而致肾功能衰竭之症。治之以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妙不可言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六味中药组成。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用为臣药。三味药相配,为之“三补”,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

治本补肾阴治标泻湿浊

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

莫云医师在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的基础上,加以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女贞子和菟丝子;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蒿本;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的桑寄生;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的鸡血藤;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的郁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重楼。

抓病因随证治疗效确切

复诊:服用上方后,李先生每日都能感觉疼痛渐轻,僵肿渐减。治疗效果让饱受病痛折磨的李先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莫云医师再以上方加减嘱服数剂,同时让李先生平时忌生冷和预防风寒,多注意休息,避免膝盖再劳损。一个月后,李先生的关节疼痛、双膝硬结完全消失,病情已经痊愈。

莫云医师常说:治病求病因。要想辩证准确,先辨明病在何经,抓住病因,随证治之,才能收获满意疗效。

莫云

从医48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医儿科、妇科、糖尿病肾病专科和疑难杂症专科;对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虚汗、消化不良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痛经、月经不调、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肾病、慢性呼吸性疾病、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肿瘤、胆囊结石、痔疮、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胆结石、食管炎、肠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尤其对疑难杂症治疗有很深入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

出诊时间:周二、四上午。

-,

—医馆位置—

-,

客服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cf/4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