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中伏),一字记之曰:热!中伏时间:7月22日(庚戌),7月22日—8月0日(20天)。
院长在线按+
“中伏”时节气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且耗出汗较多,易耗气伤阴。所以中伏养生,就要着重祛除湿气,补阴生津,以免引发苦夏、中暑等病。
关于二伏,这些你不可不知
明天就是二伏了,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二伏为什么吃面?真相太震惊:
二伏吃面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热面”这样有利于通过排汗,
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也是中医养生里提倡的“以热制热”法。
不光吃面能排汗,排湿热,防中暑;
入伏后,是麦子丰收的季节。
用新小麦做成的面食,
富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
使人容易有饱腹感(适合减肥哦)!
也还有这样的说法——
初伏:防中暑;末伏:躲老虎;
中伏:除病根,最易生病、易除病的20天
而中伏又是一年最热的时期: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除病先机不要溜。
2
为什么中伏最重要,那又应如何养生
二伏为什么重要?
为什么说二伏的20天,
它是一年冬病夏治的唯一契机?
因为,有些“病根”是三伏天落下的:
“中伏”时节气高温闷热,
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
暑湿之气乘虚而入,
最易使人心气亏耗,
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
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
40天三伏养生期到中间的部分,
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
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
消耗大,人很容易疲劳;
也会导致消化功能减退。
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
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
吃得不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
引起疾病,健康就滑向疾病那一端。
那么问题就来了:
如何利用中伏达到冬病夏治效果?
首先要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再祛除湿气,包您一年身体无忧。
0首先:中伏时节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数据显示,气温每升高℃,
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就会增加7.3%。
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
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
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
如何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不做这几件事,医院跑了。
02祛除湿气
预防完心脑血管疾病,
中伏时期最重要的任务,
就是祛除湿气,艾灸祛湿。
每年最热三伏天施灸,就事半功倍。
因为,艾灸温阳补肾去湿气。
解决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
达到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的目的。
3
中伏养生,还得注意这些事项
其实中伏重要性是难以想象的,
小编就多费点口舌,
再交代几点关于:
中伏养生的注意事项。
中伏养生: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
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所以,大暑和中伏时节,
适当吃点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
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
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
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中伏养生2: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和中伏时节天气酷热,
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
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
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
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
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中伏养生3:防治“情绪中暑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
中午应午睡0.5—小时,
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
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最近推荐:
出汗的0大惊人好处!看完我默默把空调关了...
长白发真相不是衰老,而是身体缺了这一物!
喝白酒相当于服57种中药!原来这么大补啊!
到什么年龄会自然散发臭味?体味会随年龄变化!
六味地黄丸你以为只是补肾?看后震惊了,一定要告诉家人!
买啥花呀,这种蔬菜丢水里,7天变成漂亮盆栽!
哪怕热成狗,也别躲进空调房!流汗的感觉……
卧室摆上一盆它,简直是天然空气净化器!太省钱了~
这4种早餐吃一次,毁一天,告诉身边的人要少吃
比冰箱还厉害的保鲜方法,不收藏可别后悔!
洗菜时加了点它,脏东西自己就跑出来了!原来以前都白洗了
洗衣粉、洗衣液、肥皂大不同,好多人都用错了!
重大发现:决定人寿命长短的不是吃和运动,而是…太震惊了!
以饿养生
夫妻谁的基因决定了孩子智商和相貌?太准了
几个月不洗枕头,百万螨虫陪你睡!一招让旧枕头秒变新枕头!
人生补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