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材实效六味地黄丸的对症用药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很多人甚至把六味地黄丸作为首选保健药,可谓风靡一时。六味地黄丸是宋代最著名的以为中医儿科医生钱乙所创,它最早是儿科用药。后世医家使用它的频率也是非常高,毫不夸张地说,论使用频率它应在中药方剂的前十列之中。那么,它为什么这么常用,这么好用呢?原因就在于它补的是人体先天的根本——肾,它是补肾的名方,而且用药平和,适合长期服用。

功效原理

在中医理论看来,肾在人体五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五行中是属水的,对应的是自然界的冬季,所以无论是自然界的冬天,还是人体的肾,都有五行中“水”这一行的特点,那就是封藏,蛰伏。肾封藏的可是人身的宝贝呀,它藏的是精。什么是精呢?就是精华,是人身最纯粹的能量和营养。肾封藏着人体最强悍的一种“精”,这种“精”是来自于父母的精华,它是人体胚胎形成的基础,是最具化生能力的能量与营养,中医把这种精,称为“先天之精”,也就是我们在离开娘胎之前的所拥有的最精粹的能量与营养。正是基于此,肾在中医中被称为“先天之本”。这一理论在民间也被广泛接受,补肾理念可谓是深入人心。

为什么补肾如此被重视,原因就是它所藏的“精”,尤其是先天之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先天之精负载生命体发生的原始物质,那么它就自然非同小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生长、发育、生殖的功能是靠它来掌控和激发的。

肾中精气的充盈状况,与人体的生殖能力关系密切。孔子告诉我们:“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说明生殖活动和进食一样是人体的本能,是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二中医把这两个生命本能活动分别交给先天之本“肾”好而后天和资本“脾”来掌管,其中脾主消化饮食物,而肾则主生殖。

另外,与肾精盛衰密切相关的有头发、骨骼、牙齿,而这些都是属于“水”系统,与肾关系密切,所以有“肾主髓,生骨”“肾其华在发”的说法。二牙齿则是骨的一种变体,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此外,膀胱、耳、前阴、后阴也都是属于这一系统,与肾有密切的关系。

方解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一线方剂。它是由儿科专家钱乙讲补温肾的方剂应用到儿科时,考虑到儿童是纯阳之体,儿童本身阳气非常精纯,所以将方剂中两位温阳药附子和肉桂去掉,全方剩下的六味药物都是滋精养阴,变温肾阳为滋肾阴的作用,用来治疗小儿肾虚引起的发育迟缓或发育不全的疾病。

§§

六味地黄丸,共有六味药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这个数字是有讲究的。古人认为1~10这十个数字不仅仅有计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蕴含着神奇的力量,这听起来有点玄,但古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中医也有很多应用术数的地方。其中1~5这5个数字分别加5,则就形成了五行的成数。所以1和6这两个数字其实就是五行当中的水这一行的生数和成数。所以六味地黄丸中六这个数字的运用,实际上就用了数字的神秘力量,去加强人体“水”系统的能量,强化了补肾的作用。数字的应用是否真的有效,有待我们去验证,但至少钱乙在创立此方,是有这样的考虑的。

§§

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作为主药的,熟地黄是中药地黄的炮制品。地黄,又被称为“地髓”,用到了“髓”这个字,中医认为精生髓,汉语中也有“精髓”这一词语。地黄的药用部位是埋在土里的块茎,它其实是真的得到了自然的精华。据古代本草书记载,地黄能够吸收土地精华,凡是种过地黄的土地,土就会焦枯,要经过十年的修复,这片土地才会“转甜”。也就是说,只有十年后,这片土地才可以重新用来种植地黄。那么用这自然的精华来补充我们肾中所藏的精,自然补肾益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古人要将地黄加工成熟地黄,那也是个非常劳心费力繁琐的活,需要经过九蒸九晒,用人间炉火将地黄蒸透,蒸透后再放在太阳下曝晒,这样反复九次,地黄变得黝黑发亮(黑色是水的颜色,也有加强补肾力的作用)。这么劳民伤财的工序,是否是无用功,在故弄玄虚的?当然不是的,其实通过人间炉火和自然界的太阳之火,加工这个地黄,使得地黄彻底“熟”透,那么它里面所蕴含的自然界的精华就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去填补肾中所藏之精。

§§

山茱萸其实是一种酸枣除去果核及杂质后的果肉,所以它的味道是酸的,酸味对应的是五行中的木,对应人体的肝,所以有补肝的作用,中医认为肝肾同源,通过补肝来达到益肾的作用。此外,酸味收敛,也有助于肾的封藏的特点,有加强肾藏精,这个“藏”的功能。

详症解说

据统计,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涉及有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适用于六味地黄丸的人群有以下特点:不怕冷,容易出现阵阵潮热,手脚心发热,活着面部烘热感,两颧发红,容易口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晚上睡觉以后比较容易出汗,有时还容易心烦。

(一)小儿发育不良的调理剂

本身六味地黄丸就出自儿科学著作,是专为儿童补肾而创的名方。一般来说,适合选用六味地黄丸调理的小儿多数较为瘦弱,体质较差。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囟门闭合较迟或先天弱视等发育不良,小儿性格多冲动任性、急躁易怒、睡觉也不大安稳,容易乱动,说梦话等状况,都可以服用一段时间的六味地黄丸来调理。此外,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患儿,也是由于脑部发育障碍引起,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来改善。早产儿或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发育不良,也可选用本药辅助调理体质。

(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法宝

更年期就是机体从性成熟到性机能衰退的生理过渡时期,女性由于有明显的绝经变化,所以女性更年期表现就比男性要明显的多。很多女性朋友进入更年期后,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面部常常有一阵阵的烘热、多汗、生气或情绪激动时加剧,口渴、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心慌,而且还常常有情绪性格上的异常变化,容易出现急躁、易激惹或情绪抑郁、情绪不稳定、失眠等。更年期是机体肾中精气亏衰,再也无法提供机体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生殖机能,而对于女性来说,青春期、育龄期、成熟期的月经、孕育、哺乳都消耗了太多的阴血。所以女性更年期的肾精不足,尤以肾阴亏虚表现明显,显然六味地黄丸是明智之选。

(三)肺结核恢复期的调养剂

肺结核,中医又称为“肺痨”。从中医角度来看,都是阴虚内热,中医有“劳瘵主于阴虚”的说法。患者常常有口干咽燥,傍晚时分定时低热,也玩睡着后出汗,手足心发热、皮肤干灼等阴虚内热的症状。其实,就一个睡中出汗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都充分说明了患者处于阴虚内热的状态了。晚上是自然界属阴的时间段,这时在自然界的影响下,阴虚内热的状态会表现得更明显,这种内热逼迫体内津液外泄,所以盗汗。而结核杆菌非常喜欢侵扰这种阴液匮乏的肺叶。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主要是应用抗结核药去杀死结核杆菌,效果是切确而明显的。但对肺结核患者这种阴液匮乏,肺叶焦灼的状态却无能为力。这时就要靠中医来大显身手,滋阴养肺。而全身阴液的本源在哪里呢?在肾,因为肾是先天之本,全身最精粹的能量与营养都是被它封藏,肾阴,又被称为元阴、真阴,选用六味地黄丸,这补肾阴的一线成药,显然有助于彻底改善患者肺部的微环境,使得结核杆菌不易滋生,这就彻底断了结核杆菌的后路,同时它还能促使身体能尽快恢复正常。

(四)牙周炎的辅助治疗剂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病,它是一种破坏性疾病,是一种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可以出现牙龈出血,尤其是经常在刷牙的时候出血,口臭,咀嚼无力,牙齿渐渐松动,牙缝渐渐变宽,严重可导致牙齿脱落,使我们过早沦为“无齿之徒”。

从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骨同源,都要靠身中精气充养。我们可以看到当生长发育期,随着肾中精气充盈,乳牙脱落,换成真牙,到了老年期,随着肾中精气的匮乏,出现牙齿松动、牙齿脱落。所以,牙齿的功能状态与肾中精气息息相关。六味地黄丸作为一个补肾名方,是牙周炎的首选辅助治疗剂。

另外,六味地黄丸对于老年人的牙病也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本身由于肾精不足,牙齿就容易出现松动等问题。服用地黄丸,具有促进钙吸收,防止骨质疏松,促进牙槽骨再生,能明显改善老年人的咀嚼功能。

(五)骨质疏松的防治剂

骨质疏松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现象,是中老年人的常发病、多发病,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易出现。中医认为肾主骨,随着年龄变大,人体内肾精越来越匮乏,没有足够肾精化髓生骨,充养骨髓,慢慢可导致骨基质含量减少,骨的致密度下降,这时就称为骨质疏松。出现骨质疏松表现为疼痛,尤其是腰背痛最多见,还可见两腿无力、身长缩短、驼背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老了,越老越矮,以及老年人动不动就腰酸腿痛,这些实际上都是肾精不足,肾不养骨惹的祸。而六味地黄丸有补肾填精,益髓壮骨之功效,可以使得髓有所化,骨有所充,从而保持骨骼强健。现代的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六味地黄丸确实能促进骨形成,并增加骨钙、磷含量,提高骨密度、增加骨的韧性,防止骨基质的丢失。

(六)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辅助调养剂

中医认为,骨精具有化髓生血的作用,肾其华在发。放化疗后的脱发及骨髓造血机能下降,都说明放化疗损伤到人体肾精,而六味地黄丸补养的是人体的根本——肾。现代研究,发现这一成药是一种优秀的免疫调节剂。因此,放化疗后,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助于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另外,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的疾病,六味地黄丸也可作为辅助治疗剂,有助于恢复造血组织的损伤及造血功能的障碍。

~戳这里看往期精彩~

真“材”实效:参苏感冒片的对症用药

关爱健康: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真“材”实效:安宫牛黄丸的对症用药!

真“材”实效:蚕蛾公补片的对症用药!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产品讯息

敬请







































中医治疗白殿风
如何治了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jingdesign.com/lwdhwjg/1334.html


当前时间: